刷到個破事。
北京環(huán)球影城。
排隊呢,仨女的吵起來了。
起因?
倆女的一口咬定另一女的偷拍。
經(jīng)典戲碼?
不,這出更騷。
先看那被冤枉的。
黑衣,短發(fā),戴眼鏡。
指著人,手抖,聲嘶力竭。
“我就看了你們一眼!”
“憑什么說我偷拍?”
“你們是有病吧?”
那倆女的倒先裝起好人。
“別激動啊,誤會,都是誤會。”
誤會?
聽著就來氣。
真當(dāng)人傻?
被冤枉的急了。
掏手機,翻相冊。
“你們看!我哪拍了?”
“我告訴你們!”
“我有精神病證明!”
嚯,這招夠狠。
哈利波特都得喊絕。
掏出診斷書的瞬間,氣場直接拉滿。
那倆女的懵了。
這招接不住啊。
突然,畫風(fēng)一轉(zhuǎn)。
她倆擠出笑,聲音發(fā)嗲。
“哎呀,主要是看你像男的嘛。”
“咱們都是小姐妹,別計較啦。”
這什么陰間發(fā)言?
像男的就活該被誣陷?
男的是原罪?
合著你們要是見著個男的,就能隨便扣帽子?臉呢?
被冤枉的更炸了。
“我刷小某書呢!”
“跟萬千女生一樣!”
“你們眼瞎啊?”
金句砸出來,比霸天虎過山車還刺激。
那倆女的秒慫。
“對不起對不起,我們錯了。”
“別生氣好不好?”
那慫樣,跟剛才的囂張判若兩人。
周圍人都看傻了。
有個大哥刷著朋友圈,屏幕上是湖人24號。
他跟拍攝者對視一眼。
那眼神,全是戲。
就差把“離譜”倆字刻腦門上了。
被冤枉的還在哭。
“你們這是逼死我啊!”
“我有精神病啊!”
工作人員終于來了。
那倆女的想溜。
排了半天隊,玩也不玩了,只想當(dāng)“最美逆行者”。
被攔下的時候,我算看清了。
就這顏值?
這身材?
普普通通,自信倒是溢出屏幕。
誰閑的沒事拍你們?
怕不是自我感覺良好到宇宙去了。
更惡心的是那句“像男的”。
現(xiàn)在對男性的偏見都這么深?!
大街上走個路,都可能被當(dāng)成偷拍犯?
這倆女的怕不是活在夢里。
以為自己是仙女下凡?
其實就是倆跳梁小丑。
被冤枉的姑娘掏出精神病證明時,我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她的絕望。
一個人得被逼到什么份上,才會把這種隱私拿出來當(dāng)盾牌?
平時在醫(yī)院拿到診斷書的那一刻,她心里該多難受?現(xiàn)在倒好,成了對抗無端指責(zé)的武器。
這世道,有時候真讓人想罵娘。
那倆女的道歉時,嘴角都在抖,不是愧疚,是害怕。
怕對方真出點啥事,自己脫不了干系。這種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眼里從來只有自己。
平時估計在公司霸凌同事,在小區(qū)刁難保安,把“我弱我有理”玩得比誰都溜。
這次栽了,純屬活該。
圍觀人群里,有個穿粉色衣服的小姐姐,抱著胳膊站在那,眼神跟看傻子似的。
估計她也覺得丟人,同為女性,被這倆貨代表,臉上都發(fā)燙。現(xiàn)在網(wǎng)上總喊“girls help girls”。
可這倆貨干的是“girls hurt girls”的勾當(dāng),還順便踩了一腳男性,真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的典范。
說起來也諷刺,北京環(huán)球影城這地方,本該是造夢的。
多少人攢了好久的錢,帶著孩子,陪著對象,就想在這圓個童話夢。結(jié)果呢?
童話沒看著,倒見著倆巫婆作法。那霸天虎過山車再刺激,也沒這倆人的操作刺激。
坐過山車喊一嗓子能解壓,看她倆吵架,只會讓人血壓飆升。
有網(wǎng)友說被冤枉的姑娘“拿精神病當(dāng)武器”,這話我聽著就來氣。
換作是你,走在路上被人指著鼻子罵流氓,渾身上下被翻個遍,還被說“長得像男的活該”,你能咋辦?報警?
等警察來的時候,唾沫星子都能把人淹死。
不反抗?那臟水潑身上,這輩子都洗不清。換誰不得拿出點保命的家伙?
這不是武器,是被逼到墻角的反擊。
那倆女的估計平時刷多了毒雞湯,真把自己當(dāng)正義使者了。
看見個短發(fā)女生就覺得“不像好人”,看見個男的就默認“是潛在罪犯”。
最搞笑的是她倆逃跑的樣子,跟被狗追似的。
排了倆小時隊,過山車的影子都沒看著,先體驗了一把“速度與激情”。
工作人員攔她們的時候,其中一個還想往人群里鉆,跟菜市場偷了蔥的大媽似的。
那慫樣,要是拍進《速度與激情》,導(dǎo)演都得喊卡——太掉價。
那倆女的后來估計也刷到了網(wǎng)上的視頻,躲在家里瑟瑟發(fā)抖吧?
怕公司領(lǐng)導(dǎo)看見,怕親戚朋友議論,怕下次出門被人認出來。
早知今日,何必當(dāng)初?出門前沒照鏡子嗎?
自己長啥樣心里沒數(shù)?真以為全天下的人都跟她們爹媽似的,得捧著哄著?
說起來,現(xiàn)在的人好像都得了“被害妄想癥”。
看見別人掏手機就覺得在偷拍,聽見別人笑就以為在罵自己,看見個陌生人多看兩眼就覺得“不懷好意”。這社會到底咋了?
是壞人太多,還是我們的神經(jīng)太脆弱?
或許都有。但把自己的恐懼變成傷害別人的理由,這就不是脆弱,是壞。
那倆女的要是真覺得不安全,可以請保鏢,可以帶防狼噴霧,可以離陌生人遠點。
但不能把自己的恐懼,變成扎向別人的刀子。
就像那些怕被偷的人,不能見誰都搜身;怕被罵的人,不能堵住別人的嘴。安全感是自己給的,不是搶別人的尊嚴(yán)換來的。
這件事最讓人寒心的,是那句“像男的”。
那倆女的估計打死都想不到,自己一句隨口的“像男的”,捅了多大的馬蜂窩。
現(xiàn)在網(wǎng)上吵翻了天,有人罵她們性別歧視,有人罵她們仗勢欺人,還有人扒出她們以前在別的地方也鬧過事。
真是應(yīng)了那句老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平時作的妖,總有一天會變成打自己臉的巴掌。
被冤枉的姑娘后來怎么樣了?沒人知道。
或許她刪了手機里的診斷書照片,不想再被人議論;或許她找了園區(qū)工作人員要說法,或許她默默離開了,不想再糾纏。
但無論如何,她那天的眼淚是真的,委屈是真的,憤怒也是真的。這些真實的情緒,不該被一句“網(wǎng)絡(luò)熱點”輕輕帶過。
被冤枉的姑娘,希望她能盡快走出這事兒的陰影。
下次再遇到這種人,不用掏診斷書,直接大嘴巴子抽過去——對付流氓,有時候拳頭比道理管用。
當(dāng)然,最好還是別遇到,愿這世界上的奇葩,都能互相傷害,別來煩我們這些普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