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要轉賬,耽誤了時間你們誰負得起責任?”在銀行柜臺前,兩位八旬老人態度堅決,要向陌生賬戶轉錢。關鍵時刻,民警及時趕到,全力勸阻,避免了一起詐騙案件發生。7月5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海淀公安分局了解到這一案件的細節。
“110嗎?我們這里可能有人被騙。”6月13日中午,海淀分局馬連洼派出所接到轄區銀行報警,稱有兩位80多歲的老人念叨著買房,執意要給陌生賬號轉賬72萬元,還一直強調不能泄露信息等話語。銀行工作人員察覺異常,懷疑兩位老人遭遇電信網絡詐騙,迅速啟動警銀聯動機制。值班民警熊飛火速趕往現場進行攔截勸阻。
銀行內,兩位老人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和民警交流。民警熊飛見狀靈機一動,拉著老兩口前往銀行洽談室:“叔叔阿姨,咱們去屋里慢慢說。您二位和我爸媽年紀差不多,我可得跟您好好嘮嘮。”這份親切,漸漸消融了老人心中的防備。
經過民警耐心詢問,兩位老人終于告訴民警轉賬緣由,稱是在配合公檢法機關“辦案”,需要將72萬元轉到“安全賬戶”,從而洗脫重大詐騙案的嫌疑,如果將這些情況告訴別人,就是犯了泄露信息罪,會被“判刑”的。
兩位老人突然接到“警察”的電話,一時慌了神,又急于自證清白,這才來銀行積極配合“辦案”,并信誓旦旦地向民警和銀行工作人員保證自己沒有上當受騙。
民警熊飛一邊掏出手機展示同類型詐騙案例,一邊化身反詐講解員,苦口婆心勸阻兩位老人,“這些都是騙子的老套路,公檢法辦案可不會電話指揮轉賬,真警察辦案哪有讓轉賬的?”
經過長時間的勸導,兩位老人終于如夢初醒,避免了上當受騙,成功保住72萬元養老錢。
把兩位老人安全送回家后,民警熊飛依舊放心不下。于是他主動將個人聯系方式留給老人,并聯系上老人的兒子,反復叮囑平時多關注老人動態,別給騙子可乘之機。
海淀警方提示:凡是接到聲稱公檢法機關的電話,以賬戶涉案、凍結資金、需轉至安全賬戶等理由要求轉賬的,都是詐騙套路,務必做到不聽、不信、不轉賬。遇到類似情況,立即撥打110報警,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董振杰
編輯/胡克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