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一定要回北京嗎?”群臣問朱瞻基。
“那是皇爺爺的龍興之地,也是朕長大的地方,而且北邊防務不能松懈。”朱瞻基回道。
“可是據探子來報,漢王正在路上準備殺害皇上,取而代之。”
“皇叔那點小伎倆,還不至于嚇到朕,回北京。”
半月后,果然朱瞻基已經安全回到北京,而此時的朱高煦卻只能無能狂怒。
朱瞻基為何有信心躲過朱高煦的刺殺?如此聰明的皇帝為何在史書上寥寥幾筆,卻又留下諸多謎團?
蛐蛐天子
宣德年間的一天,朱瞻基正在皇家園林中大聲喝彩。
突然間,胡皇后氣勢洶洶地跑了過來,勸朱瞻基多想想明成祖在位時期的勤奮,而不是如此玩物喪志。
朱瞻基依舊毫不在乎,他告訴胡皇后皇爺爺已經把邊疆鎮服,鄭和也在西洋使得他邦朝服,朝中三楊,朝外于謙,沒有什么可操心的。
他還強調自己只是逗個蛐蛐,也沒有大興土木,百姓安康幸福,自己這個皇帝自然要與民同樂。
胡皇后氣急敗壞,說斗蛐蛐已經在民間引起禍端,和大興土木沒有區別,已經有人為此死掉。
朱瞻基繼續斗著蛐蛐,絲毫沒有在意胡皇后的說辭,還以為是她在故意嚇唬自己。
胡皇后見朱瞻基無動于衷,便緩緩道來。
前段時日,朱瞻基下令讓官員為他去搜尋一千只最好的民間蛐蛐供他玩樂。
而許多官員為了找到最好的蛐蛐,已經把價格炒到千金。有一糧長為了拿到最好的蛐蛐,甚至將自己的駿馬賣掉和那賣蛐蛐的人交換。
而那糧長的夫人聽說了這件事情,非常好奇那個蛐蛐到底是鑲了金子還是銀子,能夠用駿馬交換,所以她便自己去偷偷看了一下。
結果,那個蛐蛐直接跳了出去,讓雞給一口吃掉。
糧長夫人想到這是要上供給朱瞻基的,嚇得面無血色,憂心之下,直接上吊自殺。
可見,朱瞻基的小愛好同樣為百姓帶來了巨大壓力。
朱瞻基聽完,絲毫沒有觸動,便趕緊找借口打發走了胡皇后,自己繼續玩蛐蛐。
而且朱瞻基的小愛好并非這一個,還有斗雞賽馬、騎射游獵、作畫吟詩,生活十分有趣。
可這并不是胡皇后之前認識的朱瞻基,同樣也不是朱棣那個從小疼愛的好孫兒。
朱瞻基性格的突然轉變,一直困惑著當時的大臣和如今的我們。
畢竟即位前的朱瞻基,可謂是英明神武。
神武皇帝
朱棣為何偏愛朱瞻基,是因為這個孩子自打出生,就面帶英氣,非常像他。
朱棣的太子朱高熾從小體格就弱,渾身是病,再加上日夜打理政務,身體愈發衰弱。
朱棣雖然將朱高熾立為皇太子,可是他也害怕自己這個兒子命薄。
朱棣日思夜想,只能把希望全部都寄托給了朱瞻基。
所以朱瞻基幼年,朱棣就為其找了許多老師,讓他們教授孫子各種道理。
到了朱瞻基少年時期,朱棣便直接把朱瞻基立為皇太孫,從此朱瞻基的身邊便只有朱棣。
朱棣要巡幸,朱瞻基跟在身邊;朱棣要征討蒙古,朱瞻基也跟著。上馬打仗,下馬理政,在朱瞻基的少年時期便就是平常事。
而且朱瞻基在戰場上也是作戰英勇,即使身陷絕境,也要與瓦剌騎兵拼個高低,儼然就是洪武年間隨軍出征的年輕朱棣。
朱瞻基年少氣傲,也經常不把覬覦皇位的幾位皇叔看在眼里,尤其是漢王和趙王。
每當父親只是憨憨一笑,不理會皇叔的排擠時,都是朱瞻基想盡各種辦法討回公道。
從少年時期,朱瞻基與皇叔的政斗就已經開始了,直到朱棣回都途中病逝,這種矛盾越來越尖銳。
朱棣駕崩時,也是朱瞻基親自前去迎喪,絲毫不在乎皇叔的各種批評。他硬扛著壓力,接回了最疼愛自己的皇爺爺。
明仁宗即位時,朱瞻基的擔子更重。在南京地震后,救災重建遷都都是朱瞻基親自前往,并且打理得井井有條。這使他的名聲更望。
此時的趙王和漢王等人的內心自然躁動不安,但是畢竟明仁宗還是皇帝,弒兄的名聲他們可擔不起。
不過,他們兩個可以學習老爹朱棣,弒侄子的罵名還是擔得起的。隨后他們一直在暗中盯著朱瞻基,尋找機會。
而這個機會在朱棣去世不到一年里就出現,還沒登基一年的明仁宗在1424年的五月底去世。
為了不引起漢王等人的懷疑,明仁宗一直隱瞞病情,偷偷將朱瞻基召回北京。
可朱瞻基終究是慢了一步,只見到了明仁宗的尸體。隨即,皇宮發喪,漢王終于不再裝了。
在朱瞻基回京的路上,漢王便已經準備了大批軍隊,中途刺殺朱瞻基,謀求皇位。
此時,第二個朱瞻基時期的謎團出來了。
無疾而終
到現在也沒有任何資料證明,朱瞻基到底是怎樣逃過漢王準備的天羅地網回到北京。
漢王計謀失敗后,便直接撕破臉皮,召集大軍對朱瞻基發動進攻。
然而,朱瞻基面對大軍壓境,全然不慌,反而慢悠悠地給漢王寫了一封信,告訴他,別打了,他沒勝算。
漢王收到朱瞻基的書信,氣急敗壞,更加堅定了要教訓侄子的念頭。
朱瞻基見漢王不給自己面子,想著作為子侄,禮貌有了,接下來就只能動拳腳了。
于是,朱瞻基對著六軍將士宣布,他要親自出征,征討漢王。
朱瞻基一加入戰場,就簡單推斷出了漢王的計劃,立馬派兵封鎖漢王退路,同時全城圍困。
見到大侄子真的到來時,漢王只想一戰。誰曾想城內將士唉聲嘆氣,加上城池已經被圍困,沒有抵抗多久,就投降了。
朱瞻基進城后,也沒有過多為難他們,只是把漢王一伙人關押了起來,其余被迫參與的全部放過,之后又悠哉游哉地回到北京。
之后的日子里,朱瞻基沒事就巡視邊境,遇到敵人,則親自帶頭沖鋒,在寬河地帶還大敗兀良哈部,將其收降。
在京城中,朱瞻基也專心政事,甚至半夜跑到大臣家中,詢問問題,商議對策。他還經常拉著大臣一塊出游,商談國家大事。
可就是這樣一個英明神武,重用賢臣的帝王,在某一天不再上朝,不再巡邊,而是躲在皇宮中瘋狂享樂。
雖然他不像其他帝王一樣享受酒色,喜好殺人,卻愛好不斷,看似無傷大雅,實則也在潛移默化中致使國家走向崩塌。
這時的朱瞻基也不再仁愛大臣,反而聽到有人勸解,則是直接押入大牢,聽侯審訊。
沒有人知道在朱瞻基身上發生了什么事情,總之有一天他就變成了這般模樣,這也是朱瞻基身上的一大謎團。
而這種荒唐的日子也沒有持續多久,朱瞻基又在某一天突然一病不起,等大臣接到這個通知,趕往皇宮時,朱瞻基已經奄奄一息。
在大臣的擔憂中,太醫只能說朱瞻基生了病,至于什么病,后世根本無從查起。
朱瞻基前半生英明神武,后半生為何貪圖享樂?他沒有沉溺酒色,沒有受重傷,為何卻得了急病駕崩?他給后世留下了謎團,也在歷史上留下了神奇的色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