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以來福州樓市有件事,雖然沒有新聞報道,但我相信很多讀者都有耳聞。那就是晉安東區的建發璟云有些業主感到不滿,說他們高價買來的房子,現在小區里有一批余房要被拿去做“廉租房”。
福州的“廉租房”已被公租房取代十幾年,都已經這個時代,還有人說出“廉租房”三個字,看起來有點讓人震驚。那具體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看到福州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上有公告發出來。原來是福州市土地發展中心近期將持有的璟云公館(建發養云二期)、金輝瓏岳花園二區等232套住宅打包轉讓。
雖然名義上是公開競價,感興趣的企業或投資人都能參拍。但為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轉讓價高達5.61億。平均每套房242萬,像這么貴的房子,顯然只有本市國企會買,于是這些房源最終都由福州安住發展有限公司受讓。
此類操作我們早已見過不少,以往文章我也曾經提到,這么做的目的是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這么多房源不能放在行政機關名下,打包交給國企經營管理名正言順也更高效。但這種“左手倒右手”的操作并非必經程序,例如福清讓開發商配建住宅就直接指定國企回購,無需再倒騰這么一下子。
那么,真如業主所言,這兩百多套住宅會被拿去做公租房嗎?我們查一下就會知道,這家福州安住公司成立不久,和廈門安居集團一樣專門負責國有房產租賃管理。而福州近年力推的保租房實際是公租房的升級版,租金稍高,房子更好;程序簡單,門檻極低,兼顧住房保障和經營效益,今年開始受到年輕人的廣泛歡迎。
今年隨著租金大幅降低,比如倉山區的萬科城市之光,買一平方的錢夠租兩年半,我將保租房稱為福州新時代的“房改”。而前段時間因申請人數太多,宣傳力度不夠,從而被詬病有關系戶“內定”的萬科城市之光保租房,近日再次拿出房源135套,租金依然是每月22.5元/㎡。
而且這一次福州對保租房申請工作進行了全面升級,可以在線提交申請,不用再專門請假去售樓部門口排隊。而且我在2月25日文章里提出“該搖號時就得搖號”的建議也被接受,屆時選房公證搖號。
看到這里我很感慨,短短幾個月就能調整到位,可見福州是座講公平道義的城市,對住房保障有多重視。事實證明,福州的保租房供應充足,根本沒有“內定”的必要。不出意料,建發璟云和金輝金茂府這232套也會拿去改成保租房。其中最主要是建發璟云的212套,室內都已經裝修好。
2021年土拍時約定,璟云這塊地要配建限價房34020㎡,集中位于地塊東北角,后來建了三棟樓530套。這些房源并無規定只能出售不能出租,業主沒有任何道理投訴。這些是國有資產,不是私人房產,他們有什么資格指手畫腳。
更令熟悉福州樓市的人感到無語的是,這回不滿的都是人才房業主,他們是打七折買入,反倒是全價買商品房的人一聲不吭。按說這些“人才”當年已經享受到了住房保障待遇,現在居然不肯后人享受?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為什么商品房業主買得更貴卻不說話,這個道理我在去年3月6日文章里就已點破:價格不正常的房,必有不干凈的錢。人才房有門檻,去買的大多是真剛需,買來房子真會去住。而商品房多是在屏山周圍上班的某些人買走,他們不住也不在乎,更不敢拋頭露面去投訴。
好笑的是,這530套賣了四年還剩212套,去年9月第二批上架愣是一套也沒賣掉,說明現在人一點也不傻,“真人才”不會連小學數學都不會算。當初建發璟云的人才房打七折還要均價26670元/㎡,按目前的行情,這價即使再打五折,一平1.3萬我們都嫌貴!看到這里,大家更加不信那些一平四萬的商品房是“賣”出去的,正常人不會這么傻。
不管怎么說,“嚎宅”變成保租房已是既定事實,誰也擋不住社會公平的時代進步。四年前這些人才房剛開售時我就已經寫文章勸阻,有人來問罵也罵過,當年是他們不聽我的勸阻,執意要去買房,在掏錢的一瞬間就已注定血虧,與鄰居住的是誰毫無關系。將來五年限售期滿掛出來賣,大家也不會多看一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