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茶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寶貝,文化深,好處多。可說實話,我經常看到不少愛茶的朋友,一腔熱情卻用錯了地方,愣是把好茶泡得面目全非,看著真心疼。
比如水溫這事,吵了多少年了?我說綠茶別用沸水泡,溫度高了香氣物質都“燙死”了,維生素C也跑得快,泡出來又苦又澀,湯色也悶黃。結果總有人搬出“專家”說“好茶不怕開水燙”。專家是說了茶葉本身耐高溫,沒說高溫泡出來好喝啊!您倒是自己試試看嘛,90度左右的溫水泡出來的綠茶,那股子鮮爽清甜勁兒,跟沸水悶出來的苦澀湯,能是一回事嗎?實踐出真知啊朋友們!
說到水溫,還有個更要命的習慣——喝滾燙的茶湯!剛沖出來就迫不及待往嘴里送,感覺這樣才“過癮”?這可不是什么好習慣!研究數據擺在那兒呢,咱們中國人偏愛燙食的習慣,跟口腔、食道出問題的比例高,關系密切著呢!您要是非跟自己的口腔黏膜過不去,那……您開心就好。但想想,為了那點“燙嘴”的刺激感,值當嗎?讓茶湯稍微涼一涼,香氣滋味反而更清晰,也更善待自己。
除了水溫這個“頭號殺手”,懶得“洗茶” 也是個普遍問題。茶葉從樹上到你杯子里,一路風塵仆仆,沾點灰啊、雜質啊太正常了,甚至可能有點農殘(雖然合格產品都極微量)。用點熱水,快進快出(5-10秒足夠),唰那么一下,把這些表面的東西沖掉,茶湯喝著更干凈、更放心,還能讓干茶“醒一醒”,后面泡起來滋味更足。別擔心營養都洗沒了,就那么幾秒鐘,好東西都還在茶里呢!
茶葉保存不當,更是暴殄天物。茶葉跟海綿似的,特別能吸水吸味兒!隨手放廚房?那油煙味分分鐘鉆進茶葉里。放冰箱不密封?恭喜你,明天就能喝到“五香雜陳龍井茶”了。敞著口放桌上?潮氣一上來,再好的茶也發霉變味。真喜歡這口茶,就給它找個密封罐或者厚實的密封袋,藏到陰涼干燥沒異味的地方。好茶不易得,別讓儲存毀了它。
泡著就不管了,茶水一直悶著,尤其辦公室里常見。茶不是酒,不是越泡越醇。綠茶悶久了,苦得皺眉;烏龍茶、紅茶泡過頭,濃烈得扎嗓子。一般來說采用燜泡法,綠茶3分鐘,烏龍茶5-7分鐘,紅茶5-8分鐘(具體看茶和個人口味),茶水該分離就分離。喜歡濃點可以多放點茶葉,別靠延長時間硬熬,那熬出來的是苦澀,不是醇厚。
還有個小動作,不少人愛拿著蓋子或者勺子使勁攪和茶湯,覺得這樣“出味”。其實真沒必要!茶葉在水里自己會慢慢舒展釋放。你這一攪和,容易把茶葉弄碎,里面的苦澀物質嘩啦一下全跑出來,好好一杯茶立馬變得又渾又澀。真要讓它均勻點,輕輕晃一下壺或者杯子就夠了。
最后說說保溫杯泡茶。方便是真方便,毀茶也是真毀茶!茶葉長時間悶在高溫不透氣的環境里,就像被持續“蒸煮”,什么鮮爽、什么花香果香,全給悶沒了,只剩下苦澀濃湯,營養也破壞得七七八八。保溫杯裝泡好的茶湯還行,直接用來泡茶,真不是個好選擇。用蓋碗、茶壺或者玻璃杯,讓茶葉能自由呼吸,滋味才正。
喝茶圖的是個享受,是品味那份自然的饋贈。可別讓這些不經意的小習慣,白白糟蹋了好茶的本真滋味。稍微注意點水溫、洗一洗、存好它、別泡太久、別亂攪、慎用保溫杯泡……這些小改變,就能讓杯中的茶湯煥然一新。下次泡茶時,不妨試試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