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龍井(綠茶)
翠岫凝煙
風篁嶺上,云腴初萌。
雀舌未展,龍泓已澄。
素手焙霜,青瓷瀉玉。
一啜春曉,萬象空明。
香沁蘭蕙,味澹太清。
西子煙波,盡入甌心。
注:風篁嶺(西湖龍井產地);云腴(茶芽雅稱);龍泓(龍井泉名)。
“翠岫凝煙”取意西湖山水,茶湯澄澈如龍泓,香若幽蘭,味淡而韻長,得自然之真諦。
二
白毫銀針(白茶)
素雪抱月
太姥仙裳,銀針綴露。
月魄凝脂,霜毫披素。
湯浮梨蕊,氣冷梅魂。
一甌冰心,滌盡塵昏。
真味無求,大樸存真。
太和之氣,通貫乾坤。
注:太姥山(福鼎白茶核心產區);梨蕊、梅魂喻茶湯清甜與冷香。
白茶不炒不揉,存天然本真,如“素雪抱月”之純凈,合道家“返璞歸真”之境。
三
君山銀針(黃茶)
金縷探淵
洞庭秋色,君山浮青。
鶴翎初展,金鑲玉瑩。
三起三落,若羽凌虛。
黃湯暈月,粟香沁脾。
仙芽通靈,吐納煙霞。
帝子瀟湘,盡化瓊芽。
注:君山銀針沖泡時芽尖三起三落,如羽沉浮;粟香(熟栗香氣)。
黃茶悶黃工藝生“金鑲玉”之相,動靜間如道家陰陽相濟,氣韻天成。
四
普洱生茶(黑茶)
千峰藏韻
滇南深林,古木蟠穹。
日淬月煉,蒼翠化紅。
湯凝琥珀,樟香透骨。
喉轉巖韻,舌底鳴泉。
陳力蓄健,愈老愈醇。
時空流轉,一葉囊中。
注:普洱生茶隨陳年轉化,香從花香至樟香、藥香;巖韻(喉韻如金石)。
“千峰藏韻”喻茶氣如山岳渾厚,隨時間積健為雄,暗合“流動”一品之宇宙觀。
五
鐵觀音(烏龍茶)
觀音垂露
安溪云岫,觀音拈香。
蜻首沉碧,蘭音繞梁。
七泡余韻,月瀉幽谷。
馥勝桂子,甘勝醴泉。
音從何來?空山自響。
禪茶一味,葉葉生光。
注:蜻首(鐵觀音葉形似蜻蜓頭);音韻(獨特品種香)。
以“觀音垂露”喻茶湯甘露,音韻如天籟,融佛道空靈之境于茶味。
六
祁門紅茶(紅茶)
赤霞流金
祁門春深,櫧葉含朱。
紫毫捻金,蜜糖凝露。
湯涌琥珀,香貫九英。
玫瑰暗藏,蘋果潛生。
歐亞萬里,一盞通津。
群芳最冠,獨領天工。
注:祁門香含玫瑰、蜜糖、蘋果香,稱“群芳最”;九英(九重天)。
紅茶發酵生赤霞之色,香如百花交響,顯“綺麗”之華而不俗。
七
碧螺春(綠茶)
碧浪探春
太湖煙雨,碧螺潛淵。
揉捻纖毫,卷曲成環。
白毫隱翠,香沁果蘭。
春潮暗涌,雪浪浮盞。
嚇煞人香,攝魂奪魄。
一啜鮮靈,肺腑生瀾。
注:碧螺春原名“嚇煞人香”,太湖洞庭山產;果香(花果混合香)為特色。
“碧浪探春”以春水喻茶湯之鮮活,果蘭香暗合“纖秾”一品之繁麗,然清冽之氣終歸沖淡,如道家“絢爛復歸平淡”。
八
黃山毛峰(綠茶)
云腴吐岫
黃岳云海,金毫披霜。
仙雀舌小,白毫絨長。
魚葉浮沉,蘭香幽藏。
湯色清泠,玉泉流芳。
松風煮雪,襟帶煙霞。
坐忘峰壑,齒頰生涼。
注:黃山毛峰帶金黃魚葉(茶芽旁小葉),蘭花香顯著;松風(喻煮茶聲)。
云霧滋養之茶,“吐岫”暗扣“超詣”之境,蘭香隱現如“幽人空山”,合自然之道。
九
六安瓜片(綠茶)
蒼龍卸甲
大別山深,去梗存葉。
片葉卷舒,龍鱗層疊。
焙火淬金,蘭韻凝鐵。
湯沉琥珀,金石激越。
獨步無芽,剛勁天成。
七碗生風,肝膽澄澈。
注:唯一無芽無梗綠茶,葉形似瓜子;金石香(火工香)。
“卸甲”喻去蕪存菁之工藝,剛勁中藏蘭韻,剛柔相濟如“勁健”一品。
十
白牡丹(白茶)
月移花影
綠雪托月,銀蕊含星。
不炒不揉,日淬月凝。
湯泛梨蕊,氣若幽馨。
三春清暉,盡入冰甌。
淡極始覺,花影滿衣。
太素守拙,大美無形。
注:白牡丹一芽一二葉,綠葉銀毫似牡丹;太素(道家指本質)。
綠葉托銀毫如月照花影,“守拙”暗合“疏野”之真,返璞歸真方得至味。
十一
貢眉(白茶)
野云棲枝
菜茶古種,荒野虬枝。
葉闊如眉,霜色沁肌。
煮泉煙裊,藥香侵帷。
湯融琥珀,陳韻迷離。
山嵐為伴,鹿鳴幽蹊。
啜盡蒼茫,身寄云霓。
注:貢眉用小葉種茶樹,陳年轉藥香;鹿鳴(喻山野氣息)。
荒野茶如隱士,“棲枝”取意“高古”,陳香蒼茫通“流動”之永恒。
十二
蒙頂黃芽(黃茶)
金芽沐霧
蒙頂五峰,玉露滋芽。
悶黃三轉,金鑲玉華。
粟香浮盞,甘泉濺牙。
仙茶遺種,漢唐煙霞。
霧鎖重巒,龍行隱現。
一飲通靈,乘鸞御槎。
注:蒙頂山為黃茶發源地,“悶黃”工藝生粟香;仙茶(唐代貢茶)。
金鑲玉色喻陰陽相蕩,霧中龍行如“委曲”之婉轉,暗藏天地造化。
十三
霍山黃芽(黃茶)
金蟾抱月
大化孕秀,抱兒峰奇。
黃湯蘊月,蘭麝潛衣。
焙炭慢煨,金蟾吐輝。
古法未泯,漢韻依稀。
暖香透骨,春山已醉。
太和之氣,通貫玄微。
注:霍山抱兒峰產地,茶形似蟾;太和(陰陽調和之氣)。
“金蟾抱月”取象道教靈物,暖香通太和之氣,合“典雅”之雍容。
十四
六堡茶(黑茶)
蒼梧陳魄
檳榔香沉,紅濃似血。
篾籮深窖,陳魄不滅。
南洋浮槎,祛濕驅瘴。
湯凝瑪瑙,舌涌甘泉。
時空窖藏,愈陳愈醇。
蒼梧之野,鳳鳴幽咽。
注:六堡茶有檳榔香,南洋礦工曾作祛濕良藥;蒼梧(古梧州)。
陳魄喻歲月沉淀,“愈陳愈雄”如“悲慨”之渾厚,時空窖藏通“流動”之道。
十五
涇陽茯磚(黑茶)
金花破玉
涇水寒冽,發花點金。
玉磚藏春,菌香沁心。
煮雪論道,湯泛霞錦。
絲路駝鈴,千年余音。
破除塊壘,滌蕩昏寐。
一粒金砂,洞見古今。
注:“金花”(冠突散囊菌)為特色,絲路茶馬古道重要商品。
金花破玉如“洗煉”之升華,菌香沁心若“精神”之煥發,一粒金砂藏宇宙。
十六
大紅袍(烏龍茶)
巖骨天心
丹山碧水,巖凹石罅。
風化石髓,火焙鐵甲。
巖韻錚錚,骨鯁在喉。
蘭香透骨,巖蜜回甘。
三坑兩澗,氣貫虹霓。
啜苦咽甘,道在齒牙。
注:巖韻(武夷巖茶特有礦物感);三坑兩澗(核心產區)。
“巖骨”喻茶氣剛烈如“豪放”,“天心”暗指道在自然,剛柔并濟方得真味。
十七
鳳凰單叢(烏龍茶)
山韻透天
烏崠云靄,芝蘭競芳。
單株成味,蜜韻穿梁。
鴨屎香冽,通天氣揚。
潮汕工夫,關公巡城。
杯面凝香,山魂附體。
一啜登仙,腋下風生。
注:鴨屎香(單叢香型);通天香(高銳花香);關公巡城(潮汕斟茶法)。
單株競芳如“形容”之萬象,“山魂透天”通“飄逸”之境,茶香即是天香。
十八
凍頂烏龍(烏龍茶)
凍頂凝香
鹿谷凍霧,揉球藏春。
炭焙文火,梅韻暗醞。
湯滑似緞,喉韻甘醇。
凍頂寒泉,化玉流芬。
冷香透紙,暖意盈樽。
隔海望月,同此冰心。
注:凍頂山終年云霧;梅韻(帶青梅酸香);喉韻(吞咽后回甘)。
冷香暖意喻陰陽相生,隔海同月如“曠達”之超脫,茶湯融兩岸山川。
十九
正山小種(紅茶)
松煙透海
桐木關深,松針熏焙。
桂圓湯暖,煙韻侵髓。
歐陸宮廷,銀器承露。
海舟載香,七洋沉醉。
一縷煙直,上通蒼穹。
星火燎原,味貫西東。
注:松煙香、桂圓湯為特色;世界最早紅茶,由海路傳歐洲。
松煙通天神游八極,煙熏火燎反生雋永,暗合“反虛入渾”之哲思。
二十
滇紅(紅茶)
滇霞燦霄
云嶺嘉木,金毫披身。
滇紅濃烈,琥珀融春。
蔗蜜盈盞,花果氤氳。
茶馬古道,蹄印深深。
一盞赤霞,照破邊關。
南詔遺韻,盡化甘瀾。
注:滇紅金毫顯著,蜜糖香濃;南詔(古云南政權)。
赤霞喻茶湯之華彩,“燦霄”得“綺麗”之精髓,濃烈中藏邊塞蒼茫。
二十一
九曲紅梅(紅茶)
梅影釣月
錢塘水暖,九曲紅洄。
梅影沉璧,暗香浮杯。
形勾似眉,湯漾霞碎。
孤山鶴老,處士同醉。
一竿釣月,香餌在茶。
魚龍潛躍,銜春而歸。
注:形如魚鉤,梅香清雅;處士(指林逋,隱居孤山種梅)。
梅影釣月取“清奇”之境,茶煙化餌釣天地靈氣,物我兩忘。
二十二
茉莉花茶(再加工茶)
冰魄含香
三伏伏花,九窨魂銷。
玉骨凝冰,銀毫綴雪。
花魂茶魄,交融無間。
一盞春水,兩季精華。
禪窗靜對,香雪海闊。
素馨透紙,破筆生花。
注:九窨(花茶窨制最高等級);香雪(茉莉別稱)。
花魂茶魄喻“縝密”之交融,香雪海闊如“流動”之不息,窨制工藝暗合道家“九轉丹成”。
廿三
云南熟普(黑茶)
赤壤藏金
滇南嘉木,厚土孕靈。
渥堆轉魄,暗涌玄溟。
喉潤資水,舌涌泉鳴。
十年礪劍,光沉雷驚。
雪峰淬火,云海蒸騰。
一葉載道,萬化歸靜。
注: 渥堆轉魄:熟普核心工藝,人工發酵中微生物轉化,茶葉由青轉褐,若魂魄重塑; 雪峰淬火:云南高海拔茶區,云霧與烈日交替,暗合陰陽淬煉。
“十年礪劍”呼應熟普“愈陳愈醇”特質,陳化中單寧澀味轉化為醇厚甘滑,喻示道家“大器晚成”之智。金砂浮星、萬化歸靜,將茶湯光影升華為星斗運行,終歸“雄渾”之境——如《二十四詩品》所謂“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二十四
日照雪青(綠茶)
北國凌霜
雪青非雪,臘寒孕翠。
冰芽破凍,栗香穿帷。
南茶北引,海岱鐘靈。
湯凝嫩綠,氣貫虹霓。
一盞陽和,盡融朔風。
日照金灘,碧濤千頃。
注:世界最北綠茶產區;栗香(板栗熟香);南茶北引(1950年代北移工程)。
凌霜孕翠喻“勁健”之力,北國茶香破地理桎梏,顯“自然”之大道無疆。
二十四茶品非止論茶味,乃以茶為舟渡向生命境界—— 綠茶如少年劍氣(碧螺春探春、雪青破凍), 烏龍似中年圓融(觀音垂露、巖骨天心), 黑茶若暮年蒼茫(千峰藏韻、七星照夜), 一盞閱盡四時流轉,方知“流動”終品所謂:“來往千載,是之謂乎!”
掛一漏萬,二十四茶品,僅做舉例。好,到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