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柱為江蘇常州武進縣人,清雍正五年的進士,莊柱任浙江海防道期間,遇到大旱,當地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莊柱因為旱災而焦慮不安,便上奏申請十萬賑災銀兩,前往臺灣買糧。
他的上級駁斥他不曉事體,說臺灣與浙江遠隔重洋,往返時間長且風險頗大,萬一在海上出事,誰能承擔起這個責任。
就在莊柱為此懊惱時,他的表親錢人麟上門拜訪,苦悶中的莊柱自然沒有好心情接待錢人麟。
錢人麟感受到莊柱的怠慢,很生氣地說:“我作為至親遠道而來看往你,又不圖你的錢財,何必哭喪著臉不高興呢!”
莊柱慌忙說出原委,并希望錢人麟能幫他想想辦法。
錢人麟說:“你還是考慮自身過重,考慮百姓過輕,作為當地監司大員,對有利于百姓的事,該辦的就辦了,何必拘拘稟白?你如果敢拿出官府的庫銀,我就敢親自去臺灣跑一趟買糧,你若不惜功名,我又何必在乎性命呢!”
莊柱聽聞這些話,豁然開朗,便果斷開啟官庫,把官銀交給了錢人麟,錢人麟連夜啟程去了臺灣。
錢人麟走后,莊柱便搬到當地的城隍廟居住,時常在廟內祈禱說:“幽明同有民社之責,如果不忍心看到百萬百姓哀嚎遍地,希望能賜給帆風,保佑買糧之行順利,幫百姓度過此難!”
不出半月,錢人麟帶著百余萬糧食安全歸來,借助買來的糧食,當地數郡的百姓得以度過了災荒。
這件事記載在清代湯用中所著《翼駉稗編》中,作者和莊柱、錢人麟都是同鄉,作者在書中提到,正是因為莊、錢二人不計個人得失為民請命而積累了厚德,才得以成就了常州莊、錢兩個望族,使得兩家人子孫中科第不絕、人才輩出。
莊柱的兒子莊存與、莊培因分別考取榜眼與狀元,人們津津樂道的“父子文宗”、“兄弟翰林”就是指莊家父子。
錢人麟的兒子錢維城、錢維喬都頗有建樹,世稱“常州二錢”,錢維城更是高中乾隆十年的狀元,后官至刑部侍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