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年砍柴
有清一代,湖南人才輩出,特別在清季因湘軍興起,使湘人在中國政治、軍事、文化諸領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是,就科考成績而言,湖南并不突出,不如鄰省江西、湖北、廣東,就是和偏僻的廣西比,也無多大的優勢。單說科考最高的榮耀——狀元這一項記錄,廣西清代出了4個狀元(全是臨桂人),湖南只有2名,一為嘉慶十年(1805)殿試一甲第一名的彭浚,衡山縣人(今屬衡東),一為茶陵州的蕭錦忠,道光廿五年(1845)高中狀元。
狀元當然是學霸中的學霸,無論今天的人說科考制度有多大的弊病,但通過縣、府、院試,鄉試,會試,再最后殿試中狀元的人,一定是學問、才華出眾的人,這一點應無疑義。
可是考試成績好,并不等于辦事能力強,更不等于混官場的情商強。明清兩代,狀元及第,立馬授“翰林院修撰”,是個從六品,比一般選翰林院庶吉士、分發各部做主事或去地方做知縣的進士起點高??扇嗽谑送荆桥芤粓鲴R拉松,贏在起跑線的人未必能贏在終點。做官,有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白的因素影響,如出仕的年齡、性格以及運氣,等等。
彭浚中狀元后,一直是與文字打交道的詹翰官員,為清貴而無實權的職位。他做過一任福建省鄉試主考,官至內閣侍讀學士(從四品),后致仕回鄉,一生平平淡淡。
蕭錦忠,字黼平,號史樓,生于嘉慶八年(1803)。今天看他的履歷,會覺得不可思議,他一共做了不到兩年的官,就回老家了。他的家鄉流傳一個故事,說蕭錦忠為什么大早辭官,是害怕仕途險惡,原因是他剛中狀元時就被皇帝的喜怒無常嚇得半死。
故事說,殿試出榜后,照例皇帝要御賜恩榮宴,成為天子門生的新科進士參加宴會。那一次恩榮宴,皇帝和皇后參加了。宴會結束后,不懂規矩的蕭錦忠離席時回頭瞅了皇后一眼?!澳愠蛏丁贬劤杀瘎?,是為大不敬?;实郯l怒,要將蕭錦忠處斬,一些大臣上奏求情。
皇帝下令將蕭錦忠叫到跟前責問他為何那樣放肆,蕭錦忠辯解說他生長在湖南鄉下,從小一看到詩賦、楹聯就喜愛非常,必定默誦并記下來。參加恩榮宴時,看到宮殿那么多名詩佳聯,老毛病又犯了。一時忘乎所以,只顧強記這些名詩佳聯,便犯了圣駕前不敬之罪。皇帝將信將疑,令他將舉行宴會的那座宮殿懸掛的楹聯、詩賦背誦出來。蕭錦忠于是不慌不忙,把殿上的詩詞楹聯一字不漏地背出來?;实鄄畔嘈潘霓q解,赦他無罪。
這顯然是小地方的老百姓根據戲文的橋段編造出來的故事,因為一般人實在難以理解好不容易考上個狀元,竟然辭官不做了。
恩榮宴又稱瓊林宴,清承明制,于殿試傳臚的第二天在禮部設恩榮宴,讀卷大臣、鑾儀衛使、禮部尚書、侍郎,以及受卷、彌封、收掌、監試、護軍參領、填榜、印卷、供給、鳴贊各官與新科進士一起赴宴。欽命內大臣一人為主席。主席大臣以次每員一席,受卷以下各官二員一席,狀元一席,榜眼、探花一席,其余進士四人一席??梢娀实鄄粫H自參加宴會,更別說皇后了。
再說啦,道光帝雖然平庸,但是算得上勤儉之君,對臣工也很寬厚,斷不會因為臣工回頭瞅上一眼就會龍顏大怒到砍人家頭的地步。
也有史料說,蕭錦忠中狀元后,他的兩個弟弟先后病死,傷心的他厭倦了仕途,回到故鄉奉養父母。這個解釋還是有些牽強,古代醫療條件不好,盛年病死的事常見。兩位弟弟病死,中了狀元的哥哥理應更有在仕途上取得一番成就而光宗耀祖的壓力呀。
真正的原因恐怕只有蕭錦忠自己知道。不過從蕭錦忠的長沙府同鄉曾國藩的家信對蕭錦忠的記載,可以對其辭官歸里的原因做一些推測。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曾國藩給四位胞弟的信中說:
今年新進士善書甚多,而湖南尤甚。蕭史樓既得狀元,而周荇農(壽昌)去歲中南元,孫芝房(鼎昌)又取朝元,可謂極盛?,F在同鄉諸人講究詞章之學者固多,講究性理之學者亦不少,將來省運必大盛。
曾國藩用幾位同鄉士人取得的佳績來勉勵幾位弟弟,希望弟弟以他們為榜樣。信中“省運必大盛”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日后真的應驗了。今天再來評價這句預言,我以為康熙年間湖北湖南分省,雍正年兩湖再分闈長沙單設鄉試考場是重要的促進因素。湖南人才在大環境下得到較好的培植,至此開花結果了。
三人都是長沙府人,為此,曾國藩在北京長郡會館里題寫了一副霸氣的楹聯:“同科十進士,慶榜三名元。”道光二十五年會試,長沙府八位舉子中進士,寄籍貴州的新科進士黃輔相、黃彭年叔侄原籍長沙(似乎有高考移民之嫌疑)。
道光二十六年七月初三,曾國藩當時任從四品的內閣學士,他在給父母的家信中談到為祖父母、父母所請的朝廷誥封,以及即將為祖父母的祝壽:
壽屏請蕭史樓寫,史樓現未得差,若八月不放學政,則渠必告假回籍,誥軸托渠帶歸亦可也。一切男自知裁酌。
這段話可看出蕭錦忠的字寫得真的好,曾國藩在京的同鄉好友中,善書者不少,包括近代第一大書家何紹基,可曾國藩還是請蕭錦忠為祖父母寫壽屏。我以為一則是借重狀元的名頭來增加喜慶;而是能得狀元的人,必定能寫一手工整、清麗、雍容的“館閣體”,更適合寫壽屏。曾國藩還透露了另一個信息,蕭錦忠已做好告假回籍的準備,只是等待八月三年一次的學政簡放,若放了學政便繼續做官。
蕭錦忠實在是心急了點,他此時距離中狀元步入仕途才一年三個月,就是狀元再風光,也不能這么短的時間就簡放為負責一省文教的“提督學政”呀?當然,蕭狀元著急是有原因的,他進士及第時已經虛歲四十三,時不我待??汕宄氖畾q左右才出仕的大官不少,駱秉章中進士已經四十歲了,起點是翰林庶吉士,需三年散館后才授職,起點比一中狀元就是從六品翰林修撰低得多,可人家后來做到了四川總督、大學士。
蕭錦忠回到茶陵老家后以賣字寫文為生,狀元公的文章和書法,當然好賣。因為寫得太多,當地有個說法:“蕭狀元的字是寶,就是筆太賤?!?/p>
咸豐二年曾國藩回故鄉丁母憂,后奉旨操辦團練,他想到了蕭錦忠這位曾讓其十分欽佩的狀元公,寫信請他出山給自己幫忙,蕭錦忠婉拒了。不過想想也正常,這位不得學政就辭官回老家的狀元公,年長曾國藩8歲,讓他給曾做幕僚,情何以堪呀?如果是個秀才或者舉人,給曾侍郎做幕僚,心理上沒有落差。狀元公,成了蕭錦忠一個難以卸掉的負擔。
咸豐四年(1854)冬,蕭錦忠在家烤炭火一氧化碳中毒身亡,享年五十二歲,崔玨哭李商隱的詩“虛負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亦可以用在他身上。
這是六根推送的第3685篇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