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里的《好了歌》:一首戳破人生假面的毒雞湯
讀《紅樓夢》時,若非要選一首最“扎心”的詩,非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莫屬。這首歌乍聽像順口溜,細品卻像一把冰錐,直刺人心最軟的地方——它用最直白的語言,揭穿了人類最愚蠢的執念:我們拼命追逐的功名、財富、情愛、親情,最后不過是一場空。
一、功名:帝王將相,不如一把荒草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開篇第一句就扎心。賈府祖上靠軍功封爵,賈元春封妃風光無限,可到最后呢?賈府抄家時,元春的棺材都找不到正經棺材鋪;賈赦、賈珍這些“將相”后代,要么被流放,要么蹲大牢。就像歌里唱的:“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曹雪芹寫得狠:你以為當官發財就能青史留名?最后連墳頭草都比你活得長久。這種諷刺,像極了現代人擠破頭考公務員、爭職位,到頭來發現職場不過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戲臺子。
二、財富:聚到死也帶不走,不如當初少貪心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這句簡直是貪財者的判詞。王熙鳳放高利貸、克扣月錢,攢下金山銀山,結果呢?抄家時一文不剩,死前餓得啃觀音土。更諷刺的是,她臨死前還攥著女兒巧姐的命根子不放,仿佛那點銀子能換條命似的。
現實中多少人熬夜加班、節衣縮食攢首付,最后房貸還沒還完人先垮了?《好了歌》早看透了:錢這玩意兒,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攢得越多,死得越難看。
三、情愛:夫妻恩愛?死了照樣變心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這話專治戀愛腦。看看尤二姐的下場:被賈璉娶進門時甜言蜜語,等王熙鳳一瞪眼,立馬跪地求饒;賈璉偷娶尤二姐時信誓旦旦,轉頭就和秋桐廝混。更絕的是賈赦,六十多歲還要強娶鴛鴦,嘴上說“老祖宗離了我活不了”,轉頭就和邢夫人吵架。
曹雪芹太毒舌:愛情?不過是荷爾蒙作祟,連皇帝老兒都沒逃過這劫。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被寫成《長恨歌》,可在《好了歌》眼里,不過是“荒冢一堆草沒了”的注腳。
四、親情:父母癡心?兒孫未必領情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這話專戳中國式家長的軟肋。賈母把寶玉當眼珠子疼,可寶玉出家時頭都不回;賈政天天逼兒子讀書,結果賈珠早逝、寶玉出家、賈環不成器。最慘的是劉姥姥:王熙鳳把她當炮灰,可賈府倒臺后,反倒是這個“窮親戚”撿回巧姐的命。
這哪里是寫親情?分明是寫現實社會的叢林法則。就像現在某些父母,自己啃老還要逼孩子“孝順”,最后落得“母慈子孝變母子反目”的鬧劇。
五、毒雞湯的真相:不是教人躺平,而是讓人清醒
有人罵《好了歌》消極,說它教人“什么都不在乎”。但曹雪芹的狠勁在于:他先把你捧上天,再一腳踹下地獄。比如跛足道人唱完歌,甄士隱馬上接茬:“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原來我們拼命追逐的“好”,全是虛妄!
這種“先立后破”的寫法,比直接說教狠一百倍。就像現在年輕人被PUA后,突然有人告訴你:“老板畫的餅不能吃,同事的夸獎可能是罵你。”瞬間清醒。
結語:好了歌,是給成年人的“防騙指南”
說到底,《好了歌》是一面照妖鏡:
- 對權力:別信什么“青史留名”,秦始皇陵都成了旅游景點;
- 對金錢:別學葛朗臺,最后連棺材本都賠光;
- 對愛情:別信海誓山盟,民政局離婚窗口排長隊;
- 對親情:別指望養兒防老,提前買好養老保險。
曹雪芹用一首打油詩,把人性扒得底褲都不剩。但細想之下,這種“毒舌”何嘗不是一種慈悲?就像醫生告訴你“吸煙致癌”,罵得你難受,但能救命。讀懂《好了歌》的人,未必能成仙,但至少能少交智商稅——畢竟,知道“好了”不如“了了”,總比傻乎乎追著肥皂泡跑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