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劉海影
7月4日,川普簽署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特朗普政府推動的“大而美法案”7月2日獲得參眾兩院通過。共和黨這邊廂開香檳慶祝,民主黨這邊廂有議員痛哭流涕。那么,這個法案對美國經濟、尤其是對美國財政赤字將會有什么影響?
美國赤字問題的根源
對于該法案的未來影響,兩黨意見尖銳對立。其中一個重要爭議點在于,這項法案是否會將美國債務推向崩潰的邊緣。達里奧認為,未來十年內,美國債務占GDP的比例將從目前的100%上升到130%,這將對美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帶來巨大的、甚至毀滅性的沖擊,讓其陷入死亡螺旋。
確實,上圖顯示,美國財政收支情況從1960年代以來就處于反復惡化的狀況,除了克林頓時期短暫的和平紅利讓財政復歸盈余之外,美國財政赤字占GDP之比(財政支持率)反復擴大。偉大社會、里根減稅、2008年金融危機、2020年新冠疫情是其中重要的四次沖擊,產生了巨大的美國聯邦政府負債。共和黨執政強調減稅,民主黨執政強調福利,尺蠖效應之下,赤字易升難降。
上圖顯示,過去半個世紀內,美國政府財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大致在水平線附近震蕩,共和黨時期降低而民主黨時期升高;相反,美國政府財政開支占GDP的比例,除了里根-老布什-克林頓時期之外,則出現了大幅上升,尤其是在1970年~1984年、2008年~2010年、2020年~2023年這三個階段。也就是說,無法降低財政開支,正是美國赤字問題與政府債務問題的根本性原因。
到2024年,雖然新冠疫情早已過去,但拜拜登政府擴張性福利政策所賜,年度財政赤字規模仍舊高達1.8萬億美元,財政赤字率達到6%。
“大而美”法案對財政赤字的影響
非黨派中立機構的CBO(國會預算辦公室)對大而美法案的財政影響進行了詳細預測。按照該機構的預測,該法案通過后,未來十年美國財政赤字累計將多增加3.4萬億美元,令債務占美國GDP比例多增加約7%。
CBO如何做出這樣的預測?其網站給出了較為詳細的介紹(https://www.cbo.gov/publication/61486),并及時更新了其對最終法案版本影響的預測,預測表格可以在這里下載(https://www.cbo.gov/system/files/2025-06/61534-hr0001-Sen-2025Recon-CLB.xlsx)。這個表格包含10個子表格,分別評估了法案對農業、礦業、銀行業等各個行業的影響、以及尤其重要的對財政收支的影響(子表格七);在子表格七中,按照法案的每個條款分別評估了對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的靜態直接影響,結論是財政收入減少4.5萬億、財政支出減少1萬億,合計赤字增加3.5萬億左右。
將上述10個子表格合計考慮,這項法案對稅收收入的影響是:在未來十年內,稅收收入將減少4.47萬億美元,支出減少1.21萬億美元,十年內的財政赤字將增加3.25萬億美元。在7月2日法案通過之后,CBO再進行了簡單的更新,進一步將財政赤字增加值預測調整為約3.4萬億美元左右。
其中,為考慮法案對經濟影響及其反過來對收入的動態影響,CBO 估計,該法案將推動GDP增速提升0.5%,從而帶來1240億美元的財政收入增加;與此同時,支出會增加390億美元;第三,國債利率將上升0.14%,這將導致利息支出增加4410億美元。
三者合計,經濟動態變化反過來對財政赤字的影響約為3560億美元。
漏看了什么?
CBO對財政收支的預測遵循了自己的紀律,但更多的是就法案的稅務條款來進行評估,沒有從更加宏觀與動態的角度看待問題,也不是對于未來財務赤字狀況的全面評估。這一缺陷當然也不能苛責于它,因為未來10年的經濟預測受到立場的很大影響,CBO無法對此給出明確意見。從歷史上看,這一點恰好是CBO預測犯錯的主要原因。
下圖跟蹤了CBO過去20年預測失準的情形。
要更加準確地評估美國未來的赤字狀況,除了考慮大而美法案的稅務條款之外,更需要將整體政策的綜合影響納入評估。以CBO的這個測算為基礎,除了經濟動態影響的準確值可以爭論之外,還有兩個關鍵點應該納入考慮。
第一,關于利率變化。目前,美國的利率從歷史來看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對應的是此前一段時間美國的通脹率也比較高。
事實上,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全球都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況,全球過剩產能高企,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增長停滯,通脹水平有長期向零靠攏的壓力。近期通貨膨脹高企,更多的是疫情沖擊帶來的一次性現象,隨著這一次一次性沖擊的過去,通貨膨脹率將會逐步走低。未來10年時間內,我的基準預期是通貨膨脹水平將從2024年年底的2.9%左右下滑到1.5%左右的均值,也就是2020年疫情沖擊之前12年均值附近,降低大約1.4%。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美國國債收益率也會繼續下降。假設利率不是上升0.14%,而是下降0.56%(保守估計),那么未來利息成本將會降低17600億元,而不是上升4400億元,上下相差約2萬億元。
第二,更加關鍵的,關稅收入對美國財政收入的影響。根據目前的信息判斷,美國對全球各國征收的平均關稅率將大幅提高,保守估計達到12.5%。美國2024年進口值達到4.1萬億美元,考慮到關稅提升可能導致的進口額降低,與未來進口的自然增長相抵消,未來10年關稅收入年化水平將達到5200億美元左右,比2024年的800億美元左右水平提升4400億美元。十年內,關稅率提升帶來的財政收入增量將達到4.4萬億美元。
將這兩項重大調整考慮進去,美國未來十年的財政赤字可能不是增加3.4萬億,而是減少約3萬億美元。
2024年底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總額約36萬億美元,其中底公眾持有的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總額約28萬億美元,GDP約為30萬億美元,公眾持有的美國政府債務占GDP比例約為94%。基于CBO對法案影響的評估,未來10年這一比例將會額外增加大約7個百分點,但經過上述兩項調整之后,這一比例的增加值將會降低7個百分點,到2034年大約在110%之下的水平。
另一個不確定性是該法案對經濟增速的影響。對此各家看法不一。
白宮的預測最樂觀,認為未來10年增速將被提升2.5%(百分點),而CBO認為增速將被提升0.5%(百分點),處于上圖中五家機構的中間水平。經濟增速的提升,不僅將通過增加收入的方式降低赤字,而且將通過擴大GDP的方式降低赤字率。粗略估算,每提升0.5%(百分點),10年后的債務率水平將降低8%左右。因此,這是一個巨大不確定性,與通脹、關稅一起,決定了未來10年美國債務狀況。
最終,美國是否會陷入債務死亡螺旋,取決于特朗普經濟政策是否見效,具體地說是,通脹是否回落、對等關稅政策是否成功、經濟增速是否提升。這近乎一句廢話,但背后的計算過程有值得留意的信息量。
附:法案內容
具不完全統計,法案涉及如下六大核心領域:
? 稅收與經濟
? 醫療保健
? 移民與邊境
? 產業
? 能源
? 教育與國防
一、經濟與稅收
1. 2017年稅改法案(TCJA)減稅永久化
? 個人所得稅的較低稅率及更高的標準扣除永久保留
2. SALT(州與地方稅)扣除上限暫時提高至$40,000
? 年收入低于50萬美元的家庭,州和地方稅扣除額上限4萬美元
? 該規定為期5年(2025–2029年),之后恢復至1萬美元的原上限
3.子女稅收抵免
? 每名子女可獲得2,200美元的稅收抵免,永久有效
4.小費與加班收入免稅
? 工薪階層可從應稅收入中扣除部分小費與加班工資
? 年度上限為25,000美元,適用于年收入低于15萬美元的納稅人,2028年到期
5.車貸利息抵扣
? 可抵扣每年最高1萬美元的汽車貸款利息,條件為:
? 車輛必須在美國組裝,購車時間須在2025–2028年間,單身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或夫妻合并超過20萬美元)者將逐步取消資格
6.老年人專項扣除
? 年滿65歲的納稅人可獲得每年6,000美元的額外稅前扣除額,收入在75,000美元至150,000美元之間逐步減少,2028年終止,除非延長
7.小企業營業所得扣除(QBI)
? 將20%的合格營業收入扣除(適用于非C類公司,如獨資企業、合伙企業、S類公司)永久化
? 此項源自2017年減稅法案,現在成為長期政策
8.資本利得稅與股息稅
? 維持不變:最高稅率仍為20%(+ 3.8%的凈投資收入稅)
? 允許每年最多6,000美元的資本虧損結轉(此前為3,000美元)。2028年終止
9.遺產稅與贈與稅改革
? 將聯邦遺產與贈與稅免稅額永久提高至每人1,500萬美元(已調整通脹),即夫妻合并后達3,000萬美元
10. “MAGA”兒童儲蓄賬戶
? 政府為0–8歲的兒童提供一次性$1,000起始金;
? 每年父母可再存入最多$5,000,投資收益完全免稅
11.清潔能源與電動車補貼退場
? 撤銷或縮減多項綠色能源稅收抵免政策(包括電動車、太陽能、氫能、核能、碳捕集制造業等)
? 大多數補貼將在2025–2028年間逐步終止
12.債務上限提升5萬億美元
二、醫療保健
1.年度保費上漲不得超5%
2.允許醫保跨州競爭
3.提高HSA額度并允許家庭共用
4.提高領取福利的工作時間要求
三、移民與邊境
1.新建350英里隔離設施
2.非法再入境升級為重罪
3.大幅增加ICE資金人員
四、產業
1.投資1.5萬億美元建設公路、橋梁、寬帶,投資改造電網現代化,20%資金優先用于農村
2.支持核工業發展、垂直起飛飛機、空中指揮系統現代化
五、能源
1.放松頁巖油、天然氣、煤礦環保限制
2.簡化聯邦土地能源開采審批
3.鼓勵出口美國能源
4.大幅減少對綠色能源的補貼、減少電動汽車補貼
六、教育與國防
1.增加技工學校、社區大學資助
2.推出“美國優先獎學金”
3.軍費追加1500億美元
4.提升退伍軍人醫療待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