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商鞅,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商鞅變法嘛誰不知道。就是出重金讓人搬木頭到城門的那個。是的,那大家知道他既然幫助了秦國變法,使秦國變得強大富有,為什么還被秦國國君砍頭呢?
商鞅原是衛國人,而且還是衛國國君的后代。其實早先商鞅并沒有去秦國,而是在魏國,非常受魏國國相公叔痤的喜愛。公叔痤臨死前還極力向魏惠王推薦商鞅。
魏惠王親往問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諱,將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愿王舉國而聽之。”王嘿然。
然而并沒有什么用,魏惠王認為公叔痤是病得語無倫次,一會兒說要用商鞅一會兒說要殺他,所以他就綜合了一下,既不用也不殺。
過了不久,秦孝公滿天下尋找有才能的人,商鞅聽說了,就來到秦國。商鞅到秦國后,向秦孝公寵臣景監講述了自己的變法之道,很得景監信任,于是景監極力推薦。秦孝公求賢若渴,聽到景監大力推薦,立即召見了商鞅。
商鞅見到秦孝公后,興奮不已,大談三皇五帝的功績,應該怎么樣做才能成為他們。秦孝公聽得昏昏欲睡,待到商鞅講完后才睜開眼晴,完全對此不感興趣。
第二次見秦孝公后,商鞅便不講三皇五帝了,改講春秋五霸。從齊桓公尊王攘夷講到宋襄公的春秋大義。兩人你講我聽,氣氛比第一次好很多了。可聊完之后秦孝公還是不重用商鞅。
商鞅沒有辦法,只得再找景監,景監雖然有些顧慮,但為了秦國的前途答應再幫他推薦最后一次,商鞅便得以第三次見到了秦孝公。
最后一次了,商鞅一上來就放棄了他的帝王篇,跟秦孝公結合了當下秦國的現狀講起了富國強兵之路,兩人第一次有了一致的看法,要想讓秦國變強,只有變法。
商鞅接著又說起了變法革新的重要性。這一次,兩人聊得熱火朝天,秦孝公完全沒有疲倦之意,反而興致勃勃,和商鞅兩人整整聊了一天一夜。
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商鞅開始變法了。商鞅變法其實主要就三點:一是重視農業發展,抑制商業發展;二是重視法制,用殘酷的刑罰來治理那些犯罪的人;三是重戰尚武,只有軍隊強大國家才能強大。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于是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翌日,秦人皆趨令。
然而開始沒多久,秦孝公的兒子也就是太子就犯法了。商鞅覺得太子是秦王的兒子,不能用刑,就將太子的師傅公子虔抓起來用了大刑,后來甚至將他的鼻子都割了。秦人見到了,紛紛都遵守法令不敢觸碰。但這也為之后商鞅的下場埋下了伏筆。
在商鞅變法之后的幾年,秦國日益強大。不但收復了河西失地,還參加了諸侯會盟結束了秦國長期不與中原諸侯會盟的局面。但遺憾的是過了不久,秦孝公就去世了。
秦孝公去世對秦國來說影響不大,但對商鞅來說影響就很大了。在公子虔等貴族勢力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對商鞅,并羅織罪名,誣其謀反。秦惠文王下令捉拿商鞅。
商鞅逃亡到邊關,準備找個地方住下來,然而他并沒有住宿憑證。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鞅,見他未帶憑證,便告訴他這樣商鞅規定的,留宿無憑證的客人是要治罪的。
商鞅沒有辦法,只得被迫返回。他大概沒有想到,有一天他竟然會因為自己頒布的法令而失去最后逃生的機會。過了不久,便被秦惠文王抓住,車裂后示眾,并下令誅滅了商鞅全家。
奇怪的是,雖然秦惠文王和公子虔非常憎恨商鞅,但對他的變法卻推崇備至。商鞅雖死,但他的變法一直延續下去,讓秦國一路雄起,最終統一全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