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商鞅,估計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是 “車裂” 那慘烈的結局。這哥們一輩子跟秦國死磕,把一個邊陲小國愣是改造成了虎狼之師,最后自己卻落得個五馬分尸的下場,想想都讓人唏噓。
你可能會問,一個搞變法的法家人物,怎么就跟 “尚武” 扯上了那么深的關系?這事兒還得從他剛到秦國那會兒說起。
記得史書里寫,秦孝公那會兒,秦國在諸侯國里根本排不上號,東邊的魏國、南邊的楚國,哪個都能隨便欺負它。商鞅剛從魏國跑過來,見秦孝公的時候,前兩次講什么帝王之道、仁義道德,聽得秦孝公直打哈欠。直到第三次,他拋出了 “強國之術”,秦孝公一下子就坐直了身子,倆人湊一塊兒聊了好幾天都不覺得累。
這里面,最核心 的就是商鞅摸準了秦國的脈。這地方跟中原不一樣,老百姓常年跟西戎打交道,骨子里就帶著股野勁兒。但以前吧,這股勁兒沒處使,要么窩里斗,要么被貴族拿捏得死死的。商鞅一瞅,得,就從這兒下手。
他搞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把 “軍功” 捧到天上去。你想想啊,以前秦國的老百姓,不管你多能打,出身不好就啥也不是。貴族子弟呢,哪怕是個草包,照樣能世襲爵位。商鞅來了之后,直接掀了這桌子 —— 不管你是誰,想當官?想有地?想讓全家過上好日子?行啊,上戰場砍人頭去!
《商君書》里記著,士兵砍一個敵人的腦袋,就能升一級爵位,家里的賦稅勞役全免,還能分土地和仆人。你說這誘惑大不大?那會兒的秦國漢子,一聽說要打仗,眼睛都冒光。以前上戰場是沒辦法,現在上戰場那是奔著好日子去的,勁頭能一樣嗎?
我聽說啊,有回秦軍打勝仗,士兵們背著敵人的人頭回來,臉上的血都沒擦干凈,就急著去報功。那場面,想想都覺得震撼。以前當兵是苦差事,現在成了改變命運的捷徑,你說這尚武的風氣能不起來嗎?
商鞅不光靠爵位誘惑,還把老百姓的生活跟打仗綁得死死的。他把全國分成一個個小村落,互相監督,誰家要是敢臨陣脫逃,全家都得受牽連。反過來,要是家里有人立了軍功,全家都跟著光榮。你說,這一來,整個秦國不就成了一個大兵營了嗎?
還有更絕的,他把那些游手好閑的人,不是趕到戰場上,就是趕到地里去。想靠耍嘴皮子混飯吃?門兒都沒有。秦國上下,就認兩樣東西:耕地和打仗。耕地是為了給軍隊提供糧草,打仗是為了給國家搶地盤、掙爵位。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秦國就像一臺精密的戰爭機器,越轉越猛。
不過話說回來,商鞅這辦法雖然管用,但也太狠了點。他把人當成了機器上的零件,只看能不能打仗、能不能種地,一點人情味兒都沒有。你想啊,那些士兵在戰場上殺紅了眼,回到家也未必能過上安穩日子,因為商鞅的法太嚴了,稍微有點錯就得受重罰。
可話又說回來,那會兒的世道就是這樣,弱肉強食。秦國要是不狠一點,可能早就被其他國家給滅了。商鞅這是用一種極端的方式,把秦國逼上了強國之路。他自己最后落得個車裂的下場,也算是為這場變法付出了代價。
現在回頭看,商鞅搞的這一套,就像是給秦國的尚武精神點了一把火。這把火熊熊燃燒,不僅讓秦國統一了六國,還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你說這人,到底是功還是過呢?可能還真不好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