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公范蠡晚年隱居在陶地。這天,仆人慌慌張張跑進來:"老爺,不好了!二公子在楚國殺了人,被抓起來了!"
范蠡立刻叫來小兒子:"你趕緊去楚國,想辦法把你二哥救出來。"
大兒子一聽就不樂意了:"我是長子,救弟弟天經地義,為什么不讓我去?"范蠡搖頭:"你去不行,還是讓老三去。"
大兒子委屈得不行,覺得父親看不起自己,竟然要自殺。范蠡的夫人也罵他:"老糊涂!老二還沒救回來,老大先要尋死,你到底怎么想的?"
范蠡沒辦法,只好讓大兒子去。臨行前給了他一千金,還寫了一封信讓他帶給楚國的好友莊生。再三叮囑:"到了楚國,把錢都給莊生,他怎么做你都別管,千萬別跟他爭。"
大兒子出發時,又偷偷帶上了自己的私房錢,想著到楚國多打點打點。
到了楚國,大兒子傻眼了。莊生住在城郊,房子破破爛爛,院子里長滿野草。雖然心里犯嘀咕,他還是按父親說的,把錢和信交給了莊生。
莊生收下錢說:"你趕緊離開楚國,就算你弟弟被放出來,也別問為什么。"
大兒子嘴上答應,心里卻想:"就這窮酸樣,能救我弟弟?"根本沒把莊生的話當回事,轉頭就用私房錢去賄賂楚王的親信。
其實大兒子看走眼了。莊生雖然窮,但在楚國很有威望,連楚王都尊他為師。他根本沒打算要范蠡的錢,準備事成之后原封不動還回去。
莊生對妻子說:"這是范蠡的錢,暫時放在咱家,千萬別動。"第二天就進宮對楚王說:"我夜觀天象,恐怕要有災禍,大王應該大赦天下,積德行善。"
楚王很信任莊生,立刻決定大赦。消息傳出來,大兒子高興壞了,轉念一想:"都要大赦了,那給莊生的錢不是白給了嗎?"越想越心疼,就跑去找莊生要錢。
莊生很驚訝:"你怎么還沒走?"
大兒子說:"聽說要大赦了,我弟弟肯定能放出來,特意來告辭。"
莊生立刻明白他的來意,冷笑說:"錢在屋里,你拿走吧。"大兒子歡天喜地拿著錢走了。
莊生覺得受了奇恥大辱,又去見楚王:"外面都在傳,說您大赦是為了包庇范蠡的兒子。"
楚王大怒:"胡說些什么!"當即下令先處死范蠡的二兒子,第二天才頒布赦令。
大兒子傻眼了。他只能帶著弟弟的尸體回家。
全家悲痛欲絕,只有范蠡嘆息道:"我早料到會這樣。老大從小跟著我吃苦,把錢看得比命還重;老幺生下來就錦衣玉食,花多少錢都不心疼。我本來想讓老幺去,就是知道他舍得花錢救人。老大去,注定要因小失大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第一,節儉是美德,但把錢看得太重就是毛病。
第二,舍得舍得,先舍才能得。
第三,范蠡因家人反對而改變正確決定,并非明智。
2025年6月7日 寫于西安
說明:范蠡救子是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的一則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