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人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在校園里見過這樣的場景:上一秒還笑得跟朵花似的初中生,下一秒可能就因為一丁點兒事兒,不是暴跳如雷,就是黯然傷神。情緒化,簡直成了這階段孩子的“標配”,跟手機貼膜一樣常見!那么,面對這些情緒像坐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的初中生,咱該咋疏導呢?
咱得理解他們情緒的來源。初中生正處在身心變化特快的時候,身體發育、學業壓力、人際交往這些事兒,就像一個個小炸彈,說爆就爆。你想啊,有的孩子因為身體變化,變得敏感又自卑;有的孩子學習遇到困難,成績不理想,那焦慮和沮喪就跟小尾巴似的甩都甩不掉;還有的孩子跟同學鬧矛盾,委屈和憤怒那是蹭蹭往上漲。咱得像個細心的偵探,去挖出這些情緒背后的真正原因。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千萬別急著指責,得耐心跟他們嘮嘮,就像打開一扇通往他們內心世界的門,進去了才能懂他們。
要教會他們情緒表達的方法。好多初中生不知道咋正確表達情緒,要么沉默,要么哭,要么發脾氣。咱得教他們用語言說出來。生氣的時候就說“我現在可生氣了,因為你搶我東西”;難過的時候就說“我心里老難過了,因為這次考試沒考好”。除了說話,還能引導他們寫日記、畫畫啥的來釋放情緒。寫日記就像個秘密樹洞,把煩惱都倒進去;畫畫能用色彩和線條表達內心感受。這些方法既能幫他們釋放情緒,還能讓他們更了解自己。
得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思維方式。初中生特別容易鉆牛角尖,遇到問題只看得到壞的一面。咱得幫他們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比如說考試失敗了,別只盯著分數低,要看看自己哪些知識沒掌握,這可是提升自己的好機會。咱還能跟他們玩“假如……會怎樣”這種思維游戲,讓他們發揮想象力,從不同角度想事兒。玩著玩著,他們就能用積極的眼光看生活了。
再就是要營造輕松和諧的家庭和校園環境。家庭和學校是初中生待得最多的地方,環境輕松和諧對他們管理情緒可重要了。家里家長得營造溫馨、民主的氛圍,尊重孩子的想法,別給他們太大壓力。學校里老師得關注每個學生的情緒變化,營造團結友愛的班級氛圍。咱可以組織一些好玩的活動,像運動會、文藝晚會啥的,讓孩子們在快樂中釋放壓力,調節情緒。
要培養他們的情緒調節能力。生活里不如意的事兒多了去了,得讓初中生學會自己調節情緒。可以教他們深呼吸、冥想、運動這些簡單的方法。情緒激動的時候,讓他們閉上眼睛,多做幾次深呼吸,慢慢就能平靜下來。冥想也挺好,找個安靜地方,放松身體,專注呼吸和內心感受。運動能釋放壓力荷爾蒙,讓人快樂又輕松。
初中生情緒化這事兒挺常見,但只要咱用理解、耐心和愛心去引導,教他們正確表達和調節情緒,幫他們建立積極思維方式,他們肯定能學會管理情緒,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咱一起為他們的情緒健康保駕護航,讓他們的青春之路滿是陽光和歡笑!
主講人:北京知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心理咨詢師、高級中學心理學教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具有應用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背景。專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青少年抑郁癥、強迫癥、恐懼癥、焦慮癥、自閉、多動與抽動癥及其他心理障礙豐富的個案經驗。青少年成長及家庭教育:叛逆、手機網癮、厭學、戀愛問題、孩子生理心理性偏差行為(長程陪伴有豐富的經驗)、青春期問題、考前焦慮(中高考考前心理疏導)、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障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