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新加坡椰子幫↓
椰子謝謝各位衣食父母的喜歡!^_^
為文章點上“在看”、分享、點贊哦~
2025年,新樓盤的售價通常會超過每平方英尺2200新幣,很多潛在買家都在問:為什么買去轉售公寓呢?
畢竟,隨著時間推移,新發售的公寓往往空間比老公寓更小,而且位置也大多位于更偏一點的地區。
然而,我們在選房時也必須考慮到價格問題。
在新加坡,不同的地區,新房和二手房之間的價差可能相差很大。在某些地區,可能只有小幾十萬新幣,但有些地區二者的差距會超過80萬新幣。因此,雖然不情愿住二手房,但購買轉售組屋對一部分買家來說唯一可行的選擇。
根據過往的交易數據,在新加坡,新公寓和二手公寓價格差距最大的地區,集中在第5郵區、第10郵區以及第7郵區。
新公寓和二手公寓價格最大的三個地區
第5郵區是Buona Vista和西海岸一帶,這里新公寓和轉售公寓之間的價差,足足有60萬7154新幣之多!
圖源:Stackedhomes
第10郵區——東陵、荷蘭村一帶的公寓價格差異則排名第二,有68萬7151新幣。
圖源:Stackedhomes
而差距最大的則是第7郵區,也就武吉士/美芝路。在這里,新房的價格平均下來,會比二手公寓價格貴87萬新幣之多!
圖源:Stackedhomes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第7郵區的二手公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2017年-2019年),價格要遠遠高過新房。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這是因為近年來這個區域有出現了兩大樓王——Midtown Bay和Midtown Modern,這兩個公寓項目在發售時的尺價都超過了3000新幣,從而推高了新房和二手房之間的價格差距。
Midtown Bay
新房和二手房價差的另一原因
在一些地區,新推出的公寓一居室和至兩居室的價格差異可能超過40%至50%,這表明如果你想在新加坡買公寓時多擁有一個額外房間,就必須承擔很高的溢價。
其中兩個有明顯差異的地區是第2郵區(丹戎巴葛/牛車水)以及第3郵區(女皇鎮)。
在第2郵區,新公寓的兩居室平均比一居室貴104萬新幣,增幅為106%。
而第3郵區的增幅更大,達161.4%,平均價差超過155萬新幣!
然而,并非所有的地區,一居室公寓和二居室公寓的價格差異這么顯著。
比如在第12郵區(大巴窯/馬里士他), 轉售公寓一居室的平均價格為113萬新幣,兩居室的平均價格為135萬新幣;差距僅為21.6萬新幣,即19.1%。
這可以姑且歸結為,這一帶地區是新加坡較早被開發的地區,因此老公寓的供應量相對充足,買家有著豐富的選擇,因此價格差異遲遲上不去。
馬里士他一帶
因此,買房時我們必須要注意到地域所帶來的顯著影響。在一些地區,轉售公寓的兩居室的價格只比一居室高10%至20%。
這種較小的差距,對于組屋升級者是個有吸引力的選擇,特別是如果布局和位置仍然理想的話。
如果你還想要更多臥室,一些地區的三居室和四居室轉售單位的漲幅要小得多——低于50萬新幣,這些公寓往往建設在OCR(中央區以外)或RCR(其他中央區)地區,只有下面幾個地區的房價,臥室數量會帶來極大價格差距。
第1郵區(萊佛士坊/濱海灣):三臥室和四臥室住宅單位的平均價差為134萬新幣,差異為68.9%。
第5郵區(東陵/荷蘭村):房價差距達到114萬新幣,四居室公寓價格要高出48.4%。
第4郵區(港灣/圣淘沙):新的四臥室住宅均價比三臥室92萬2278新幣,價格增幅約29.2%。
但我們也可以看到,以上三個郵區要不位于CBD,要不就是新加坡最傳統的富人區。因此,如果你是打算在裕廊、淡濱尼、兀蘭之類,遠離CBD的地區買新公寓的話,臥室數量并不會對房屋總價造成太大的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