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陽系的“訪客登記冊”又添新成員——一顆編號3I/ATLAS的神秘星際物體,正以每小時13.5萬公里的速度“飆車”向太陽。更讓人好奇的是,它的亮度異常,甚至有科學家提出:這會不會是外星文明的“宇宙飛船”?
它到底從哪來?
故事要從今年7月1日說起。美國NASA的ATLAS(近地天體預警系統)望遠鏡最先捕捉到一個模糊光斑,當時誰也沒想到,這個小點竟來自太陽系外。
全球天文學家迅速行動:專業望遠鏡、業余愛好者設備齊上陣,甚至翻出“壓箱底”的舊觀測數據(行話叫“預發現”)。通過比對數百條新老數據,科學家終于確認:3I/ATLAS的軌道和速度都不符合太陽系內天體特征——它是被某顆遙遠恒星“踢”出來的星際流浪者!
是彗星還是外星科技?
目前,3I/ATLAS距離地球約6.7億公里,正朝著太陽狂奔,預計10月30日抵達離太陽最近點(約2.1億公里,剛好掠過火星軌道)。最讓科學家困惑的是它的亮度——用夏威夷的強力望遠鏡拍視頻時,它比普通星際物體亮得多。
主流觀點認為,這是典型的“彗星行為”:當它靠近太陽時,表面冰物質受熱蒸發,形成包裹自身的“彗發”(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發光云),反射陽光后自然更亮。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天文學家馬克·諾里斯解釋:“只要有彗發,就說明它在‘噴氣’,這是彗星的鐵證。”
但總有人想“搞點大新聞”——哈佛大學的艾維·勒布教授又站出來了。這位曾因“奧陌陌可能是外星飛船”引發熱議的科學家,這次又提出:如果3I/ATLAS的亮度無法用自然彗發解釋,那可能是“人工光源”!
我們為何如此關注?
這已是人類第三次記錄到星際物體穿越太陽系——2017年的“奧陌陌”(形狀像雪茄,自旋異常)、2019年的“鮑里索夫”(明確的彗星特征),加上現在的3I/ATLAS。
勒布教授的“外星說”雖被多數人視為“小概率猜想”,但并非毫無意義。正如喬德雷爾班克天體物理中心主任邁克爾·加勒特所說:“我們對星際物體知之甚少,每次相遇都是學習機會。就算它99%是彗星,那1%的可能性也值得驗證——萬一呢?”
不過目前,NASA和歐空局已傾向于“彗星結論”:觀測到的彗發足夠明顯,亮度問題也能用彗發反射陽光解釋。唯一遺憾的是,當它12月從太陽背后“現身”時,我們才能獲得更清晰的觀測數據。
它會撞地球嗎?
完全不用擔心!3I/ATLAS離地球最近時也有2.4億公里(比地日距離還遠),妥妥的“禮貌路過”。
從“奧陌陌”的奇形怪狀,到3I/ATLAS的明亮彗發,這些星際訪客就像宇宙寄來的“明信片”,每一張都藏著系外恒星系統的秘密。下次再看到“外星飛船”的標題,別急著下結論——科學的魅力,不就在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嗎?
你覺得這個星際訪客是天然彗星,還是藏著外星科技?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腦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