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晚間,阿里、美團上演外賣大戰,雙方分別發放“滿25減21”“滿25減20”“滿16減16”等大額無門檻外賣券,引發“全國人民薅羊毛”熱潮,訂單量暴增。不少網友成功實現外賣“零元購”,紛紛在網上分享“戰果”,如“2元一杯的瑞幸”“7元的麥當勞早餐” 。
隨著大量用戶涌入平臺下單,美團一度“崩了”。對此美團回應稱,用戶下單量突破歷史峰值,觸發了服務器限流保護,美團App小范圍地區用戶出現短時服務異常,現已全面恢復。受影響用戶優惠券可延期至次日使用,針對部分商家接單異常問題也將回溯處理,確保其評分與排名不受影響。
美團內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5日22時54分,美團即時零售當日訂單突破1.2億單,其中餐飲訂單超1億單,占比超80% 。而在當天20時45分,即時零售日訂單剛突破1億單,這意味著隨后2小時內又新增超2000萬筆訂單。
此次外賣大戰或源于阿里的動作。7月2日,淘寶閃購宣布啟動500億元補貼計劃,未來12個月直補消費者及商家,通過多種方式給消費者優惠,同時助力商家生意增長。有消息稱,7月5日是阿里外賣沖單日,目標是峰值訂單超美團,預計9000萬到1億單,后續目標是2 - 3個月后整體訂單與美團對齊。美團為阻擊阿里,也上線大量外賣優惠券。
三種競爭情形評估外賣配送和即時零售市場未來格局。基準情形下,美團憑用戶忠誠度等優勢,與阿里、京東形成5.5:3.5:1格局,雖短期犧牲盈利能力,但長期有望恢復;若阿里靠500億投資及平臺協同、用戶優勢,雙方將形成4.5:4.5:1雙寡頭格局;假設京東憑借商戶覆蓋改善和15萬全職騎手投入,將實現5:3:2的三方競爭格局 。
分析認為,此輪外賣價格戰根本目標并非外賣盈利,而是靠高頻外賣服務獲取用戶流量,交叉銷售至電商和旅行業務。短期各平臺會因補貼承受陣痛,但中期或提升營銷效率,長期隨著競爭正常化,阿里和京東有望實現適度盈利或盈虧平衡,提升GMV利潤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