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7月6日從揚州獲悉,生態環境部門與公安機關攜手重擊環境違法犯罪,揚州邗江區成功偵破“1·06”污染環境案。
據介紹,今年1月6日17時34分,邗江區竹西街道江平路和運河路交叉口(施工中),一輛槽罐車發生廢酸泄漏。險情發生后,揚州市和邗江區兩級相關部門聞警而動,應急處置行動爭分奪秒展開。經勘查,涉事車輛裝載約30噸不銹鋼酸洗廢酸,主要成分是廢硫酸和少量氫氟酸,來自某金屬制品有限公司。24小時內,相關部門通過科學有效處置,泄漏的廢酸全部被安全截留在事發點路面和城市管網內,未流入周邊河道,隨后全部得到妥善安全處置。
事件發生后,揚州市生態環境部門與公安機關聯合開展專案調查。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個為躲避環保部門監管非法形成的廢酸非法處置利益鏈浮出水面。該公司為降低成本、逃避監管,形成一條隱秘而危險的非法利益鏈條。執法人員介紹,嫌疑人在山東購置罐車、貨車各1輛,專門用于運輸廢酸至揚州、鹽城等地,進行多點位非法傾倒。為掩人耳目,他們采用大車停靠偏僻處,小車少量多頻次接駁的隱蔽方式,妄圖逃避監管。
經初步認定,該案嫌疑人非法傾倒酸洗不銹鋼產生的廢酸達9車次,總量超200余噸。這些廢酸中不僅含有硫酸、硝酸、氫氟酸等強酸物質,還富含鉻、鎳等重金屬,對土壤、水體等生態環境具有極大破壞。目前,相關部門已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17名,其中逮捕6名,取保候審11名,打掉3個犯罪團伙,案件已訴至檢察機關,等待這些污染黑手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記者采訪獲悉,該市生態環境部門對固廢非法處置、危廢傾倒、非法排污等主觀惡意較重的違法行為,一直以來發現一起,打擊一起。為從源頭上遏制此類行為發生,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監管措施。運用大數據、無人機巡查等先進技術手段,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監管;暢通信訪舉報渠道,鼓勵公眾通過各種方式舉報非法傾倒行為。生態環境部門對每一起信訪舉報都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調查核實,一旦查實,立即依法立案查處。對于涉嫌犯罪的,迅速啟動與公安部門的聯動機制,共同固定證據,從速查辦。
據悉,揚州市邗江生態環境局與公安、檢察部門建立緊密聯動機制,實現信息共享、聯合執法。在危廢處置、非法傾倒工業廢液等違法行為的打擊上,三部門密切協作,形成強大合力。生態環境部門大力推動信息化監管,實現對危險廢物產生、貯存、轉移、處置等全過程的信息化監管。全面推行危險廢物轉移電子聯單制度,讓危險廢物轉移過程全程可追溯、可監管,有效堵塞監管漏洞。
通訊員 揚環宣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陳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