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水清、森擁園簇、秩序壯美、和諧宜居……夏季的北京已經無限接近人們對理想城市的想象。在京城拍客的鏡頭中,市民游客走進花叢、走入綠地,臨水而坐、樹下漫游,暢享花園城市的生態之美。
北京晚報7月6日“京城拍客”版面——
北京晚報7月6日封面——
請欣賞“京城拍客”鏡頭里花園城市的生態之美——
1.
極目遠眺 北京懷柔雁棲湖西山棧道,雁棲湖畔覽翠綠,花園城市享生態,登高望遠,雁棲湖全景盡收眼底。 陳啟亮 攝
2.
百舸爭流 亮馬河水質清澈,生態環境優美,吸引不少游客前來玩槳板,體驗水上運動。楊建國 攝
3.
靈動色彩 一畝園公園扇面湖上荷花競相盛開,黑天鵝等水鳥嬉水游弋,為夏日畫卷增添了靈動。梁平 攝
4.
萌趣互動 圓明園公園,小哥倆在水岸邊觀賞錦鯉,親近自然。耿光璧 攝
5.
戴勝育雛 順義潮白河岸邊,家附近來了新鄰居,美麗的戴勝鳥育雛,與人類和諧共處。崔鳳琴 攝
6.
綠意中軸 北京中軸線綠意盎然,展現著花園城市的生態之美。趙承順 攝
7.
蓮花池公園,人們乘坐游船行進在荷花間,感受夏日浪漫。常柏森 攝
8.
七月來臨,市區路上的紫薇逐漸盛開,使京城的道路裝扮得更加美麗。李寧 攝
9.
太陽宮公園, 荷風搖碎一池碧影,鴨舍在蓮葉深處靜泊如舟。母鴨踞守家園,蒼鷺獨立水岸,修長的頸項凝成一道雪色弧線,目光穿透晨霧,望向遠方。張笑晨 攝
10.
潮白河畔,夏日清風。張淑貴 攝
11.
豐臺區周莊子家園,高樓上,一對紅隼在“家”字中心筑巢,并孵出五只毛茸茸的小寶寶。它們時而探頭張望,時而撲騰翅膀,為高樓增添生機。紅隼與人類共享家園,詮釋了自然的和諧,也讓“家”字的意義更加深遠。于德生 攝
12.
蓮花池公園的生態之美。涂蘭蘭 攝
13.
時間過得真快,我第一次去北京園博園參觀,距今已有十余年了。這里的錦繡谷而今變成了“生態谷”,鐵路大橋前,列車飛馳而過,我想:這列車不正是“生態文明號”嗎,不正是在進行著生態文明萬里行嗎?生態文明建設任重而道遠,我們每個人都要繼續做出不懈努力。張志仁 攝
14.
北京一畝園,水鳥家族在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著。王宏偉 攝
15.
延慶區東湖,蜿蜒的河流如綠色絲帶穿梭其中,河水清澈碧綠,倒映岸邊美景,構成一幅絕美畫卷。袁學進 攝
16.
北海賞荷。王新 攝
17.
角樓附近, 一只喜鵲在草坪上悠然散步,草坪外是來來往往的人們,共同構成了一幅和諧共生的畫面。 劉凌 攝
18.
日前,一場精彩的自行車比賽在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基地——北京世園公園進行,參賽選手生龍活虎,在盛夏的綠蔭與花香中樂享騎行的愉悅。張全躍 攝
19.
夏日傍晚的什剎海,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觀風景,乘游船,享受快樂時光。林學會 攝
20.
前門三里河水系園林吸引著眾多市民游客,享受城市水鄉的愜意。喬健 攝
■下期征稿主題:暑假來了
■截稿日期:7月12日
■來稿要求:1.來稿授權“京城拍客”使用,務必為近期原創作品,擁有完整著作權和所有權,內容真實合法;2.照片大小1M左右即可,相機或手機拍攝均可,表達主題清楚,附文字說明,寫明拍攝時間、地點和拍攝內容;3.來稿請注明作者署名和聯系方式(電話或微信)。
■投稿郵箱:bjrbsybphoto@126.com
提示:我們已建立“京城拍客”微信群,拍客朋友們可以添加小編微信號ceanido,加入微信群。
“美麗北京 花園城市”攝影作品征集活動持續進行中,歡迎掃碼參與投稿。
編輯: 金 瑤
審核: 和冠欣
監制:李繼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