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晚熟的人》里寫過:“五十歲以后,人就像秋天的莊稼,該熟的都熟了,不該熟的,也就那樣了。”這話聽著實在,卻也藏著一層意思:年過五十,半生的路已經踏過,前半生的選擇、做過的事,其實都在悄悄為晚年“鋪路”。
有人五十歲后,日子過得像熟透的果子,甜滋滋;可有人卻像遭了霜的菜,一天比一天蔫。其實啊,晚年苦不苦,五十歲左右就有預兆了。要是出現這三種情況,別不當回事,多半是上天在提醒:該改改了,不然晚年難安穩。
一、身體早已亮“紅燈”,卻還硬撐著“折騰”,不把“健康”當回事,晚年難免受病痛磨
老話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話在五十歲上,比啥都真。
這個年紀,誰還沒點小毛病?血壓高了、關節疼了、睡眠差了,都是常事??善腥瞬划敾厥拢横t生讓少喝酒,他說“我這身子骨硬朗,喝兩口沒事”;兒女勸他別熬夜打麻將,他說“就這點愛好,還不讓盡興?”;明明膝蓋疼得走路費勁,還硬撐著干重活,說“趁能動趕緊多干點”。
你勸他保養,他還嘴硬:“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真病倒了,大不了去醫院?!?br/>可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五十歲的身體,就像用了大半輩子的機器,零件早就磨損了,再瞎折騰,真等躺到病床上,就晚了。
兒女要上班,不可能天天守著;手里那點積蓄,可能還不夠住院費的零頭。到時候,自己遭罪不說,還拖累一家人。你說,這樣的晚年,能不苦嗎?
健康這東西,年輕時揮霍得起,五十歲后真揮霍不起。對自己的身體上點心,該歇就歇,該治就治,才是晚年安穩的第一步。
二、對子女“無底線溺愛”,把孩子慣成“白眼狼”,老了沒人“搭把手”,孤獨又寒心
有句俗語說得扎心:“慣子如殺子,溺愛如喂毒?!蔽迨畾q的人,大多看著子女成家立業了,可要是年輕時沒教好,這時候才顯露出“苦果”。
你可能見過這樣的父母:兒子都三十多了,還天天在家“啃老”,不上班、不做家務,他們還樂呵呵地伺候著:“我兒子還小,等他想通了就好了?!迸畠杭蕹鋈チ耍靸深^回家要錢,今天說“婆家小氣”,明天說“想換個包”,他們哪怕借錢,也得滿足:“我就這一個閨女,不能讓她受委屈。”
他們總覺得“我對孩子好,老了他們肯定孝順我”,可忘了老話講“升米恩,斗米仇”。你無底線地慣著,孩子只會覺得“你對我好是應該的”,根本學不會感恩。
等你動不了了,想讓兒子端杯水,他可能嫌“麻煩”;想讓女兒來看看,她可能說“我忙著呢”。更寒心的是,他們甚至會為了你的養老錢,跟你吵得面紅耳赤。
五十歲了,該明白“愛孩子,不是無底線縱容”。讓他們學會承擔、懂得感恩,哪怕現在罵你兩句“狠心”,也比老了沒人管強。不然,孤獨又寒心的晚年,都是自己“慣”出來的。
三、手里沒點“過河錢”,還總想著“走捷徑”,日子過得“慌慌張張”,晚年難有“底氣”
老話常說“手里有糧,心里不慌”,五十歲的年紀,手里沒點積蓄,晚年真沒底氣。
可有些人大半輩子過來了,還是存不住錢:要么是“月光族”,掙多少花多少,買煙酒、打麻將,從不為將來打算;要么總想著“走捷徑”,聽人說炒股能暴富就往里砸錢,聽人說搞投資能翻倍就把養老錢都投進去,結果虧得血本無歸。
兒女勸他“省著點花,存點養老錢”,他還不樂意:“我有社保呢,怕啥?”可社保那點錢,夠吃夠喝還行,真要是生場大病、住回醫院,根本不夠填窟窿。
更糟的是,有些人五十歲了還“好吃懶做”,不想著再拼幾年攢點錢,反而天天盼著“兒女養我”??蓛号凶约旱男〖乙B,房貸、車貸、孩子學費,哪樣不花錢?真到了伸手向兒女要錢的地步,日子就過得太憋屈了。
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晚年的苦,很多時候都跟“錢”有關。手里有倆過河錢,遇事不用求人,說話腰桿都硬;可要是身無分文,再遇上點難事,那才是真的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五十歲,說老不老,說年輕也不年輕了,正是“承上啟下”的年紀——上要顧著老的,下要幫襯小的,更要為自己的晚年打算。
別總覺得“晚年還遠”,日子過得快著呢。對身體上點心,別等病倒了才后悔;對子女“狠點心”,別等他們成了白眼狼才醒悟;對錢財上點心,別等老了沒底氣才慌張。
說到底,晚年的福氣,不是老天賜的,是自己年輕時攢的、中年時修的。看清這些預兆,及時改了,才能把晚年的日子,過得踏實又舒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