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冷飲冰食成了續命法寶!可你是否常感疲憊無力、手腳發涼?面色蒼白黯淡無光?明明沒少吃,卻總覺得口中干渴難耐?小心,這可能是你的脾胃在“鬧脾氣”!中醫提醒:脾胃虛寒、津液虧虛,正悄悄拖垮你的氣血根基!
中醫素有“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之說。夏季高溫酷暑,人體陽氣浮越于外,內里脾胃反而容易虛寒不足。此時若貪戀冷飲、涼食、久處空調房,猶如雪上加霜,寒邪直中脾胃,使其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大大減弱。脾陽不振,則無法將飲食轉化為滋養身體的氣血;同時,寒傷中焦,氣化失司,連生成濡潤身體的津液也變得困難。
今天,邀請到余幼鳴主任分享一款溫和有效的調理組方——暖脾生津飲。此方旨在溫補中焦、益氣生津、養血和營。
暖脾生津飲
組方:
黨參、炒白術、干姜、砂仁 (后下)、麥冬、玉竹、當歸、炙黃芪、生麥芽、炙甘草
功效:
黨參補中益氣,健運脾胃,為氣血生成提供源動力。炒白術健脾燥濕,溫補中焦,增強脾胃運化之力,專克虛寒。干姜溫中散寒,振奮脾陽,驅散內寒,恢復脾胃“暖房”狀態。
砂仁(后下) 化濕行氣,醒脾開胃,緩解夏季濕困或虛寒導致的腹脹、食欲不振。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有效緩解口干舌燥、虛煩不安。玉竹養陰潤燥,生津止渴,補而不膩,助麥冬滋養全身津液。
當歸補血和血,活血調經,是補養營血的要藥。炙黃芪補氣升陽,固表利水,與黨參、白術協同大補脾胃之氣,推動氣血生成。
生麥芽消食健胃,疏肝理氣,防止滋補藥滋膩礙胃,促進吸收。炙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
真實案例分享:
28歲的陳女士是位辦公室白領,入夏后幾乎“靠冰咖啡續命”,午餐常是沙拉冷食。近一個月來總感覺異常疲憊,手腳冰涼,臉色蒼白沒精神,口中干澀但喝水不解渴,還常感腹脹,食欲差。觀其舌:舌質淡胖,苔薄白稍潤。中醫辨證為典型的脾胃虛寒、津液不足、氣血虧虛。
予“暖脾生津飲”原方。服用一周后,陳女士反饋精神體力明顯好轉,手腳冰涼感減輕,口干緩解。繼續服用兩周,面色漸顯紅潤光澤,腹脹消失,食欲恢復,整個人感覺“有勁了”。
▲圖片與案例無關,僅供參考
需要提醒的是:此方針對“虛寒 + 津虧 + 氣血弱”體質。若伴有明顯濕熱(舌苔黃膩)、實熱上火(口苦、便秘、舌紅苔黃)或陰虛火旺(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苔)者,不宜直接套用,務必咨詢中醫師調整。
另外,氣血津液的恢復需要過程,通常建議按療程服用,并配合日常養護。
中醫調養講究“治本”與“因人制宜”。若您或家人有上述困擾,強烈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面診,根據個體情況精準辨證,調整用藥。將這份夏季“暖脾生津養氣血”的智慧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