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 14:10四川
曹九齡(1882-1958.8),字世久,四川宜賓人,祖籍湖南零陵,先祖明末清初移民到四川宜賓。民國初期,獨資購買“元濟”輪,率先開通長江上游敘府至重慶航線,是川江航運開拓者。1936年帶領宜賓工商界創(chuàng)辦四川合眾輪船公司。
圖1 合眾輪船公司總經理曹九齡先生
曹九齡九歲喪父,故取名九齡,哥哥曹昌齡,字世珠,父親去世后,哥哥昌齡接替父親經營自家在宜賓線子市的花紗鋪,由于年齡小,不善經營,常常入不敷出,還欠下了不少外債,全靠母親幫人縫縫補補,洗滌為生,艱難渡日。九齡從小學習中醫(yī),13歲時,因家境貧寒,
九齡放棄學業(yè),到花紗鋪跟哥哥學習經商,不到半年,花紗鋪因故停業(yè),14歲的九齡便將自家花紗鋪改為經營自己相對熟悉的中草藥,取名華英藥房。生性聰明的九齡把中草藥運往長江下游的武漢,上海等大城市,再從重慶的外籍藥商畢祿氏處買進西藥帶回宜賓華英藥房銷售,清朝末期,華英藥房是宜賓第一家開賣西藥的中西藥房,曹九齡也被稱為宜賓經營西藥第一人。
曹九齡為人誠懇,善交朋友,講信譽,生意不斷擴大,在資金捉襟見肘時,因信謄好,得到了外商畢祿氏的支持,九齡無論進貨多少, 全部售完再付款,有了外商先貨后款的支助,曹九齡的中西藥業(yè)務進入了快速發(fā)展時期,不久又在宜賓開設了同德藥房,因利藥房,位于宜賓下北街的因利藥房,是宜賓第一家西藥房。
因業(yè)務關系,曹九齡常來往于長江沿線的大城市間,當他在上海看到上海已經開始使用外國引進的燈洋油汽燈時,便從上海上買回洋油氣燈掛在他的因利藥房,因利藥房的洋油氣燈是宜賓最早引進的洋油氣燈。
1905年8月,金沙江,岷江發(fā)大水,泛濫成災,宜賓城里,災民遍地,要飯的聲音不絕于耳。九齡在宜賓西城角自家附近,架起大鍋施粥,同時為災民發(fā)放錢糧,并積極幫助災民募捐,為災民竭盡綿薄之力。
隨著近代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清朝晚期,長江中下游已經有輪船運行,長江上游因灘多水急,沒有輪船通航。
1909年,曹九齡一艘滿載西藥的木船從重慶到宜賓,船行至南溪險灘翻船,吃盡木船商旅苦頭。曹九齡暗下決心要改變長江上游木船運輸的局面。
民國初期,曹九齡以他的因利藥房名義,獨資購買一艘輪船,取名“元濟”,開通了敘府至重慶航線,這是宜賓至重慶正式通航的第一艘輪船,“元濟”輪不僅載運旅客,還搭載包裹郵件,行旅稱變。曹九齡也因此走上川江航運之路。
曹九齡在他的“六十自述”一書中地“元濟”輪稱為“川江航業(yè)肇造之始”。該書由國民黨元老,國民政府立法院代院長,司法院副院長覃振親自題寫書名“曹九齡先生六十自序”(如圖1)。
圖2 老九齡先生六十自序
“元濟肇創(chuàng)川江輪,慘淡經營始造成。中外聞風相從起,持籌握算終絕倫。長江上游幾千里,急峽危灘隨處是,汽笛一聲沸浪平,遂使天涯同咫尺。”這是曹九齡好友趙仲溥為曹九齡的“元濟”輪率先開啟川江航運所寫以下的詩句。
民國初期,由于軍閥混戰(zhàn),兵匪肆虐,“元濟”經營慘淡,1918年,曹九齡將“元濟”輪轉讓上海法商麥司輪船公司,從此“元濟”輪改掛法國旗航行川江。 川江上游,隨著“元濟“輪的通航,外資太古,怡合,聚福等輪船公司也紛紛開進長江上游,并邀請曹九齡擔任敘府經理。長江第一城的輪船運輸業(yè)務,大都經由曹九齡代辦,貴洲湄潭著名文人吳雪儔有詩形容當時曹九齡的輪運業(yè)務繁忙:“宜賓地險控滇蜀,冠葢舟車雜龍蝦。畫燭紅搖金盞動,曹邱堂上客如麻”。
1936年,長江第一城的各界人士迫切希望發(fā)展自己的航運,航運元老曹九齡邀請宜賓寶元通總經理熊郁村,重慶寶元渝經理熊蔭村,上海寶元申經理曹畫村 等宜賓工商界人土,創(chuàng)辦四川合眾輪船公司(重慶檔案館存有創(chuàng)始人股東名冊),主營宜賓至重慶航線,為業(yè)務方便,輪船公司總部設在重慶白象街3號(日機轟炸重慶時被炸毀,重建于重慶白象街67號),宜賓分公司設在合江門碼頭靠岷江一側,瀘州設辦事處。曹九齡任四川合眾輪船公司總經理。
1937年7月,抗戰(zhàn)爆發(fā),政府遷渝,中國的軍工企業(yè)大都搬到重慶等川江沿線,合眾輪船公司的長虹輪,協慶輪與民生公司一道參與了挽救中國命運的宜昌大撤退搶運,八年抗戰(zhàn),川江是中國抗戰(zhàn)軍運的大通道,四川合眾輪船公司作為主營宜賓至重慶的航運公司,成為川江上游的主要抗戰(zhàn)運輸力量,,1940年合眾輪船公司與軍政部兵工署簽了獨家承運敘,瀘,渝軍用器材合同(圖3)
合眾輪船公司獨家包運軍用物資合同檔案
在抗戰(zhàn)物質,軍隊調防,傷兵轉遠,舵峰航線水空聯運等方面,為中國抗戰(zhàn)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942年,曹九齡總經理六十壽辰,在重慶舉辦六秩壽慶,中央日報以《川江航運耆宿六秩慶典》為題進行報導,中樞(省部級)要員30人以上參加壽慶,致賀詞的各界要員愈百。參加壽慶和致賀詞的國民政府大佬、各界名人有何應欽,于佑任,張群,覃振,周鐘缶,朱家驊,唐生智,劉詩,何鍵,劉文輝,張家璈,陳其采,馮友蘭,錢穆,胡風,宗教人士太虛等上百人。政府和軍隊高級將領及各界要員參加政府和軍隊高級將領及各界要員參加曹九齡六十壽慶并題字,是對曹九齡發(fā)展長江航運和他創(chuàng)辦的合眾輪船公司為中國抗戰(zhàn)做出的貢獻的贊揚和感謝。
1942年,曹九齡因身體健康原因,辭去了合眾輪船公司總經理,擔任合眾輪船公司顧問,董事,由重慶回到宜賓,由于日機轟炸宜賓城,逐在宜賓效區(qū)三官樓修一宅院,取各“遁廬”居住,侶漁蝦而友麋鹿 ,聊以卒歲。但還時常關心中國抗戰(zhàn),他在六十自述中這樣寫道:“今長虹諸輪暢行渝敘之間,既便于商業(yè)之推行,復有利于抗戰(zhàn)水道之軍運。予以衰邁,伏處草野,雖未能執(zhí)戈前驅,然得同人之助,以應國家之急、供社會之需,亦稍酬素志矣”。
曹九齡回到宜賓后,他將早期投資創(chuàng)辦宜賓私立立達補習學校的二十萬元大洋全部捐贈給私立外江中學設立“曹九齡獎學基金;另外將家中的多冊明清古書籍捐獻給宜賓圖書館。這些書籍至今仍然是宜賓圖書館館藏圖書。
解放后,休閑在家的曹九齡被政府邀請為宜賓政協委員。
(本文內容主要來有曹九齡自傳)圖3
1958年8月因病去世。
有專家對筆者說:[曹九齡先生六十自序]孤本的發(fā)現,正是被主流敘事遮蔽的川江血脈。救此孤本,實為打撈一段“沒有合眾,便沒有敘渝生命線”的抗戰(zhàn)記憶,也是對川江早期航運歷史的湛誤。
曹九齡先生六十自序是目前國內發(fā)現的,唯一的集黨,政,軍,文化,宗教,袍哥,社會基層多界人士墨跡為一本的珍貴跨界題字題詞集。
#川江抗戰(zhàn)#川江航運歷史井#歷史人物
本文作者:曹九齡外孫 于憲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