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前幾天寫了大飛機的主要部件來自哪里,收到了一條經典留言,經典到老掉牙、臭如裹腳布的地步,如下:
跟這個類似的,還有“家丑不可外揚”這樣的裹腳布雞湯,毒害我們這個民族很多年的同時也被很多人奉為圭臬,每當有人祭出這樣的法寶,我都免不了長嘆一聲送他一句:你世代為奴、世代受窮是有原因的。
今天再說說這個話題,希望大家多幫我轉發一下,讓更多的人明白一個最基本的、是人就該知道的道理:每個人都是自己媽媽生的,在外面亂認媽是對自己親媽的不尊重。
“家國不同構”這個最基本的道理已經說了很多年,但還是有人搞不清這最基本的概念,讓很多像我這樣的人不得不一遍又一遍的去重復這最淺顯的常識,重復得我都煩了,后來有一天我想明白了:常識這個東西,就是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去重復,哪怕聽過的人覺得你絮叨,你也要忍著人家的白眼兒繼續重復:常識普及者所要面臨煩惱和將要擔當的責任,包括被人嫌棄、被人誤解,被人拋棄、被人背叛,然后要頂著這些煩惱和打擊,繼續去普及常識,普及常識,比普及高深的知識困難得多,因為后者的受眾人群都是知識精英。
繼續用最簡單的語言說說為什么家國不同構:第一、生你的是你媽,不是國家;第二,你在家里吃飯不用花錢,但是你在國家吃飯不掏錢試試?第三、無論你犯多大的錯,哪怕犯了死罪,你媽都不會打死你,但是你犯了國法試試?
最最簡單的例子:國家有飛機坦克,你媽有嗎?國家有航母大炮,你媽有嗎?國家有收費站你媽有嗎?國家有兩桶油你媽有嗎?國家有煙草專賣局你媽有嗎?
現代國家概念大約只有五百多年的時間,但作為政權組織形式的部落、王朝、帝國等國家的不同形式已經存在了很多年了,所以,那些把國家比作母親的賤種,你媽是秦漢還是蒙元?還是滿清?還是說,從秦漢到蒙元、滿清,都是你媽?一直到……,都是你媽?你這么人盡可媽,你親媽知道嗎?
從秦到清,對外是帝國,對內是朝廷,文化意義上則是“家天下”,政權從始皇帝到二世,從努爾哈赤到溥儀,都是在自己家族里流傳,從爺爺到孫子,從爸爸到兒子,不能流于外姓之人,所以是“家天下”,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也就是他的子民,所以有“愛民如子”的說法,但實際上沒有哪個皇帝和命官能做到把百姓當兒子,但是一直都有拿著官員認爹的百姓,比如上面那位留言的讀者,還活在皇權時代,活在“父母官”的時代,我說有的人世代為奴是合理的,沒說錯吧?
何謂“祖國”,可以理解為“從祖上流傳下來的國”,其實也就是相對固定的一片土地上的一群人所面對的輪流坐莊的皇帝——從秦到清,都是這樣。
“祖”字已經說明了是繼承自祖上,我們這些使用同一語言、同一文字、有著相同和接近的文化習俗乃至飲食習慣的人們,我們的祖先都曾在這片土地上耕種勞作,創造文化,繁衍生息,所以我們是同胞,我們構成民族,通過“祖國”寄托我們的族群認同心理、文化歸屬心理——人們愛自己生存的這片土地,捍衛它的尊嚴,建設它的明天,因為它是我們的“祖國”,我祖先生活過的地方。
所以,“祖國”是文化意義上詞匯,盡管你可以把它比作母親,但它終究不是你母親,用作修辭未嘗不可,可要真是在心理上、感情上用它替代你親媽,我覺得還是大大的不妥。
如果說“祖國”這個詞語因為有共同的文化傳承和共同生活地域而顯得有些溫暖色彩,基于這個原因把“祖國”比作母親,雖然不合適,但我基本能理解,但“祖國”和“國家”以及“政府”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后者是兩個冷冰冰的詞語。
咱們小時候的政治課,對“國家”這一概念的定義是: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這個概念是根據馬克思主義原理而來,這一概念早已作為最基本的考試知識被學生們牢記,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過了,很多人長大了之后忘記了自己曾經學到的最簡單的知識,反而認工具為老母,你這智商真是撲了你老母。
美國作家H·L門肯曾經這樣描述國家:
“它(國家)承擔了大量新的義務和責任;它權力的觸角全面而隱秘地伸及公民所有的行動;它儼然成為一個新的宗教,賦予自身行為以宗教方能具有的尊嚴與情操;它的行使者躍升為一個獨立而優越的階層,大權在握,巧取豪奪。然而,有一點從起初伊始未曾改變:它始終是所有敏銳的、勤勉的、體面的公民共同的敵人”。
霍布斯則指出:國家起源于征服也是用來征服的,并將國家分為:“以力取得”和“按約建立”兩種形式。
關于政府,這方面的論述太多,最有名的當屬亞當·斯密的觀點:政府的設立,是為了“自由與安全”,因為人們無法通過道德來治理國家,所以才產生了“政府”這種必要的組織類型,所以說,治國應該靠法律,條理清晰的法律,不是彈性極大、沒有標準的道德,古代君王強調以德治國,而現代文明國家,則是強調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
結語
公號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一開始我挺著急的,因為我只會寫字,不擅長也不會做視頻,眼看著每天一兩百的打賞讓我非常揪心,總擔心自己活不下去,經過了這兩年的煎熬,一方面是自己盡可能多做突破,比如帶貨,賣點兒吃吃喝喝的小零食,一方面嘗試學習做視頻,艱難生存到今天,最大的感慨就是:我這輩子欠的最多的人情就是來自互聯網上的那些素未謀面的讀者們的人情,也正是有了這人數很少的一部份人對我不離不棄的支持,我才堅持寫到今天,所以到今天為止,雖然公號的收入依然在繼續走下坡路,但我的內心反而已經比較平靜:為那些曾經支持過我的人,我要堅持“不胡說”的原則,繼續寫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