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元年(300年)正月,賈南風派人毒殺太子司馬遹,此舉徹底激怒了西晉宗室和東宮(太子)舊部,不久后,趙王司馬倫及其心腹謀士孫秀趁機以為太子復仇為名發動政變,攻入皇宮,誅殺賈南風及其同黨。司馬倫還利用誅滅賈南風的契機,借機將張華、解系等朝臣誅殺,換上了自己的心腹黨羽,由此控制了西晉王朝的軍政大權。
司馬倫其人色厲內荏、好大喜功,永康二年(301年)正月,司馬倫干脆將晉惠帝廢黜,遷往金墉城軟禁起來,自己稱帝登基(司馬倫也成為司馬懿兒子里面唯一一個當皇帝的主,也算是實現了司馬懿同志的夢想了)。司馬倫稱帝事件更是引發了眾怒,因為按照血緣宗法規定,司馬倫離皇位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那種,如今司馬倫稱帝,其他的人自然不服,心想連司馬倫都可以過一把皇帝癮,那憑什么自己不可以。于是,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颙、成都王司馬穎三位宗室藩王聯合起兵數十萬討伐司馬倫。消息傳到洛陽,司馬倫、孫秀惶恐不安,迅速做出如下應戰部署:
以孫輔為上軍將軍,積弩李嚴為折沖將軍,率七千士兵從延壽關出戰,征虜張泓、左軍蔡璜、前軍閭和等率九千人從堮坂關出兵,鎮軍司馬雅、楊威莫原等率八千人從成皋關出兵。以東平王司馬楙為使持節、衛將軍,都督各軍抵御三王之師。
起初,聯軍分散,司馬倫軍在黃橋大破成都王司馬穎所部,斬殺萬余人。后又在陽翟擊破齊王司馬冏所部,斬殺數千人,繳獲輜重無算。然而畢竟聯軍人數眾多,經歷第一階段的失利后,聯軍各部加強協調配合,孫輔、徐建二人懾于聯軍強大的實力擅自放棄防線逃歸洛陽,聯軍趁機大舉進攻,殲滅司馬倫軍主力,并迅速向洛陽挺進,不久后便兵臨洛陽城下,洛陽城內的百官將士知司馬倫大勢已去,都想誅殺司馬倫、孫秀以反正。司馬倫、孫秀得知消息后,強令京城四品官以下的子弟年齡在十五歲以上的人隨從自己作戰以便就近監視,同時打開洛陽武庫,招募洛陽城內的男子十余萬人到城墻上防守。
聯軍抵近洛陽后,便開始向洛陽城發起進攻,關鍵時刻,司馬倫的部將王輿在城中叛亂響應聯軍,王輿率軍突襲孫秀駐地,斬殺孫秀及其親信黨羽前將軍謝惔、黃門令駱休、司馬督王潛等人,繼而打開洛陽城門迎接三王入城,三王入城后當即將晉惠帝司馬衷從金墉城迎回洛陽皇宮復位,此次軍事行動主要由于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颙、成都王司馬穎三王主導,遂稱之為三王伐趙事件,此行動前后六十天,雙方出戰兵力數十萬皆為西晉軍隊的精銳,戰死者不下十萬人,實為西晉立國以來最大規模的內戰,且作戰地區皆在洛陽附近的核心統治區,它極大地消耗了西晉王朝的國力,讓這個腐朽沒落的王朝在覆滅的道路上漸行漸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