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爆單,大家并不意外,但18小時鎖單量突破24萬臺,還是令車圈為之震驚。震驚之余,各車企反應并不相同。有人盯上了外溢訂單,趁機降價截胡;也有人漲價硬剛。兩年價格戰打下來,整個汽車鏈條仿佛已經到了極限。有人將部分品牌漲價,解讀為價格戰熄火的信號,但也有人悲觀預測,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文 |原雅坤 商立梧
李歡歡
運營 |步鳥
小米YU7熱賣,
特斯拉漲價硬剛
3分鐘大定突破20萬臺,18小時鎖單量突破24萬臺。
這是小米YU7上市后交出的成績單,這組數據震驚了整個汽車圈。理想汽車CEO李想在微博恭喜小米YU7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汽車工業史的奇跡,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形容這組數據創造了一個“神話”,就連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自己都有些難以置信,稱小米YU7的火爆程度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期。
震驚之余,友商們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要應對小米這樣一個強大、不按車圈常理出牌的對手,大家都沒經驗。
▲ 小米汽車體驗店內的小米YU7。圖 / 視覺中國
很快,有人出牌了。在小米YU7發布不到一周內,各家車企反應迅速,蔚來、極氪、智己、阿維塔、智界等品牌開始“截胡”小米,針對小米YU7鎖單用戶提出轉購補償措施,以現金或積分的形式報銷車主已經支付的YU7定金。
與此同時,不少車企打出了降價牌。截止發稿,理想、智界、smart等車企,均推出了不同程度的優惠措施,比如智界全系現金補貼2萬元,理想L6推出5年0息購車計劃,最低日供僅需99元。
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
7月1日,特斯拉Model 3長續航版和煥新Model Y長續航版迎來升級。其中,Model 3長續航版續航里程從713km提升至753km,百公里加速從4.4秒提升至3.8秒,同時價格上調了1萬元。
很多人不解,小米YU7勢頭如此強勁,特斯拉為什么選擇硬碰硬?
特斯拉官宣漲價當天,每人Auto走訪了多家位于北京的特斯拉門店,工作日店里人不多,看板上的優惠截止日期還停留在6月30日,新的漲價公告還沒來得及張貼出來。
▲ 特斯拉門店,Model 3。圖 / 每人Auto攝
一位特斯拉的銷售告訴每人Auto,Model Y年初煥新時已經漲價過一輪,這次Model 3漲價屬于正常的價格調整。主要原因是電池采用的進口原材料漲價,所以整車價格也相應上漲。此次Model 3在續航和動力上均有升級,相當于標配了價值1.41萬元的加速包,但只漲了1萬元。
至于為什么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漲價,銷售解釋說“(漲價)早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只是要錯過26號(小米YU7上市)的熱度期,所以選擇在今天(7月1日)公布”。
眼下小米YU7賣得火熱,特斯拉卻“逆流”漲價,雖然漲的不是YU7的直接競品,但是向外界傳遞出一個信號——YU7不會影響Model Y的銷量。一位特斯拉銷售認為,Model Y與小米YU7的用戶并不是同一群體。甚至有已經購買小米YU7的客戶來特斯拉門店看車,因為YU7交付時間過長,轉而選擇了能更快提車的Model Y,“當年小米SU7發布時,也出現過同樣的情況”。
不過,漲價歸漲價,5年0息的優惠政策還會繼續延長到7月。
有意買特斯拉的消費者們也反應平平,好像已經習慣了特斯拉這種價格調整的“日常套路”。確實有不少準車主認為,長續航版Model 3在動力與續航上有不小的升級,多支付1萬元就能買到1.4萬元的加速包也不算虧,甚至有老車主認為被“背刺”了。
“高息高返”被叫停,
BBA或全系漲價
漲價的,不只是特斯拉。
“國產車全面漲價,汽車行業要回歸兩年前的價格體系了。”社交媒體上,不乏類似的論調。
近日,每人Auto從奧迪、寶馬等豪華品牌的4S店捕捉到相似信號:目前各車型仍處于全系降價狀態,但隨著銀行“高息高返”政策被叫停,多品牌全系車型將面臨漲價。比如,寶馬3系將上漲8千元左右,寶馬5系預計回調1萬元,而寶馬X5將上漲1.5萬元左右。
▲ 寶馬4S店。圖 / 每人Auto攝
以全新寶馬X3為例,目前裸車報價33.8萬元,后續可能會上漲2萬元左右。而一輛目前售價在16萬左右的奧迪A3中高配置車型,后續可能會上漲7到8千元不等。有車主近期去奔馳詢價,結果發現比之前貴了5萬元左右。
“高息高返”指的是,銀行為了獲得更多貸款單與客流量,與汽車經銷商達成合作,向車主提供購車貸款,同時對經銷商返還高額傭金,經銷商利用這筆返點貼補車價,在終端拿出更優惠的售價。與此同時,消費者獲得了實打實的價格優惠,4S店的銷量自然隨之提升。這也是許多4S店力薦車主貸款購車的原因,因為“貸款買車比全款更便宜”。
“高息高返”為汽車圈的價格戰添了一把火,成為車企與經銷商卷低價的籌碼。隨著業內“反內卷”、“反價格戰”的情緒越來越濃,6月以來,多地銀行業監管部門或行業協會相繼發布通知或自律公約,嚴禁各銀行業機構通過“高息高返”拓展業務。隨后,多家銀行宣布,暫停個人車貸“高息高返”政策。
銀行貸款政策收緊,金融補貼斷流,消費者需要掏出的“真金白銀”變多了。
有車主已經交了定金,由于政策結束車價上漲,定金甚至被退回。
今年是秦力做奔馳銷售的第八年,關于這次漲價,他給出了一個很“中間”的表述:“也不能說漲吧,只能說現在更傾向于全款。”在他看來,這是整個行業“補貼狂歡”破滅之后的一種價格回歸。
秦力坦言:“其實從去年開始,4S店就在虧錢。那時候靠銀行補貼還能撐一撐,現在銀行不補了,我們只能靠自己,勸客戶早訂車。”
▲ 奧迪4S店。圖 / 每人Auto攝
然而,對于早已習慣降價的消費者來說,這場“價格回調”是很難接受的。
李一然是上海一家大廠的工程師,在經過幾個月的對比后,決定入手一輛寶馬i5。他前腳與銷售談妥價格,沒想到第二天就被通知漲價1.1萬元。憤怒之下,他毫不猶豫退訂了,“我又不是非寶馬不可,看看奔馳、凱迪拉克也一樣”。
相比之下,徐濤比較幸運,趕在“高息高返”結束前下單,彼時他還沒有聽說過銀行相關政策結束的消息。對于銷售口中的“漲價”只當是他們賣車的話術,如今聽說這一變動,他很篤定,“如果是現在,我肯定不買”。
像李一然、徐濤這樣的消費者,對價格波動敏感,對品牌忠誠度有限,更傾向于把價格作為購車的第一要素。得知后續可能會漲價,更多人選擇持幣觀望,至少等這一兩個月過去,他們并不著急,“錢在自己手上,只有賣車的會急”。
汽車門店里,客流和交易量受到了明顯影響,有銷售在網上抱怨,“高息高返”結束后4S店空空如也,“不知道怎么跟客戶報價了”。大家只好改變策略,勸潛在客戶“汽車是消費品,不要總想著撿漏,早買早享受”。
目前還沒有新的政策出現,汽車市場就像眼下的夏日高溫一樣難熬,經銷商集體陷入迷茫。
只有漲價是確定的。一位奧迪銷售透露,后續全系車型的裸車價格都會回調,具體時間節點沒有明確,“或許是7月15日左右”。
價格戰要熄火了?
“高息高返”政策結束,BBA集體醞釀漲價,這些信號是否意味著價格戰終于要停火了?
將時間倒流至2023年1月,特斯拉中國宣布Model 3與Model Y降至當時歷史最低價格,或許沒人能預料,這將成為一場曠日持久的價格戰起點。一個月后,比亞迪秦PLUS DM-i將價格首次下探至10萬元以內,正式開啟“油電同價”的時代。3月湖北省推出政企補貼,東風雪鐵龍C6最高補貼9萬元。至此,價格戰的硝煙已經彌漫至整個行業,隨后超30家車企跟進,覆蓋燃油車與新能源全品類。
持續了一年的價格戰沒有停息,特斯拉再度打響了2024年降價第一槍,降幅最高達到了1.55萬元。2月,比亞迪繼續跟進,秦PLUS DM-i榮耀版上市,起售價直接來到了7.98萬元。僅一年時間,“油電同價”已經成為過去,“電比油低”的新時代到來。
▲ 秦PLUS DM-i榮耀版。圖 / 視覺中國
最近一輪降價潮是2025年5月,比亞迪對22款車型進行價格調整,最大降價幅度5.3萬元,隨后吉利、零跑、智己、上汽通用等品牌跟進。在終端市場,疊加各種補貼之后,不到5萬元,就能買一輛比亞迪。
一場接一場的價格狂歡之下,消費者歡欣鼓舞,汽車鏈條上的人們卻扛不住了。
價格體系被打亂,用戶信任流失,銷售渠道體系崩潰,服務縮水,整個汽車鏈條都岌岌可危。一位資深經銷商無奈感嘆:“我們不是在賣車,是在用‘命’換客戶。”
供應商也破防了,降價的壓力自主機廠傳導下來,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場必須低頭的合作。即使知道不斷壓低報價會虧得更深,也只能在客戶發來的紅頭文件和系統倒計時前,拼命扒拉計算器,把僅剩的利潤打磨到碎片為止。價格,是唯一能說話的籌碼,產品質量、交付紀錄、服務能力,統統失了聲。
這種失聲沿著供應鏈層層傳導。一級供應商壓下來的成本,變成了二級工廠車間里不斷減少的拋光次數,變成了模具里省去的電鍍工序,讓一個個“差一點沒關系”的零件最終被組裝成汽車。沒人想偷工減料,但當報價壓到極限,節省每一分錢都變得理所當然。
低價成了新的“行業共識”,車圈集體上演掩耳盜鈴——只要車能開動,只要異響不大,只要客戶還沒投訴,那就沒問題。但誰都知道,這樣的勝利,是拿整個行業的明天換來的。
對于消費者來說,低價的代價,早已在暗中標明。當新車交付到車主手中,它不再是能遮風擋雨的代步工具,而是層層壓榨下埋著隱患的移動“炸彈”,當人們坐進新車,好像沒什么不一樣,其實一切都不一樣了。
▲ 價格戰的影響沿著供應鏈層層傳導至消費者。圖 / 視覺中國
調控的手還是伸出了。5月3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出緊急倡議——支持企業通過正常的方式參與市場競爭,堅決反對無底線的“價格戰”。6月3日,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呼吁全行業抵制“內卷式”競爭。
新修訂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也在為極限運轉的供應商松綁。6月初,廣汽率先表態,一汽、東風、小鵬、吉利等多家車企相繼跟進,車圈卷起一陣風,承諾針對供應商的賬期不超過60天。
再到6月末“高息高返”政策結束,汽車圈好像終于得到一絲喘息。
所以,價格戰還會繼續嗎?
有業內人士分析,第二季度結束后,許多車企開始重新調整策略,再加上銀行貸款政策變化與汽車銷售淡季到來,確實會讓市場暫時冷靜下來。但在經營壓力與庫存堆積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一兩個月內,車企大概率會推出新的優惠政策來刺激銷售,也許是新的低息政策,N年0息方案。
車主徐濤同樣堅信,“現在汽車都在降價,漲價了還怎么賣車,價格戰不會輕易結束”。
更多人相信眼下只是一個短暫的平穩期,或者也可以說,是暴風雨到來前的寧靜。
“正好不忙,可以多聊聊。”一位銷售人員向每人Auto嘆了一口氣,“價格已經到最低點,真不能再繼續了。”
空蕩又安靜的4S店內,好像有陣陣回響。
文章為每人Auto原創 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