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臨,由于兒童青少年活動范圍增加,而其保護意識卻未得到提升,在整個暑期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意外傷害。無論是跌倒磕碰、燙傷、誤食異物,還是溺水等緊急情況,及時的救護都可能成為挽救生命的關鍵。現為家長們提供以下急救小知識,希望幫助您在緊急情況下冷靜應對,守護孩子的健康與安全。
一、溺水救護
暑期是孩子們快樂玩水的季節,也是溺水事故的高發期。無論是海邊、河邊還是游泳池,看似平靜的水面下可能暗藏危險。
要教會孩子基本的水上安全知識,如遇險情保持冷靜、大聲呼救并盡量仰漂等待救援。
若在深水區溺水,施救者切勿盲目下水(尤其不會游泳者),可借助長竹竿、救生圈、繩索等工具拉拽,或呼叫周圍成人協助,避免因體力不支導致二次溺水。
無論溺水程度如何,第一時間撥打120,同時快速評估環境安全后實施救援。
孩子救上岸后
施救者將孩子平放至堅硬地面,拍打雙肩并呼喊名字,觀察是否有睜眼、呻吟等反應,同時用臉頰貼近口鼻(距離2-3厘米),感受氣流并掃視胸部起伏。
對于無意識且無呼吸者,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CPR)+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心肺復蘇注意用力按壓兩乳頭連線中點(每分鐘100-120次),按壓深度約胸廓1/3。
對于有意識或有微弱呼吸者,應保持側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持續監測并等待急救人員。
二、擦傷、劃傷、骨折
及寵物咬傷救護
擦傷、劃傷
淺表傷口,可用消毒棉簽局部消毒。
傷口較大、出血較多時,應局部壓迫止血。
如有玻璃片等異物插入時,不要去觸碰或拔出,可用消毒紗布包扎后,立即送往醫院。
發生骨折時
1.應簡單包扎并固定傷處,用硬紙板、雜志、木棍、卷起的毛巾等,把傷處上下兩個關節(如前臂骨折固定腕關節和肘關節)一起綁住固定。
2.盡快將患兒送往醫院。
要注意若發生頸椎骨折,勿盲目搬動患兒,稍有處理不慎會導致生命危險,可用衣物或者毛巾卷成卷固定在患兒頭頸兩側,使其頭部不能隨意轉動,等待急救人員前來施救。
貓狗寵物咬傷
如果孩子被寵物抓傷或咬傷,皮膚破損,應立即用肥皂水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水流需覆蓋傷口深部。
沖洗后,用生理鹽水沖洗掉肥皂殘留,再用碘伏(或酒精)輕輕擦拭傷口周圍。
盡快接種狂犬疫苗,原則上越快越好,最好在咬傷后24小時內接種,最晚不超過72小時。
三、燒傷、燙傷救護
1.讓孩子迅速脫離熱源,用流動清水沖洗傷處(水溫15-20℃,沖洗10-30分鐘),不宜沖洗的創面可冷敷。
2.在冷水沖洗的同時,輕輕脫去燙傷部位衣物和其他附著物。
3.用清潔布料覆蓋創面。
4.盡早送至專科醫院診治。
現場急救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用冰塊直接敷創面,以免加重組織損傷。
2.不要在創面涂抹藥物或生活用品(如醬油、牙膏、黃油等)。
3.小心去除衣物,必要時剪開衣物以防撕脫皮膚。
4.不要自行刺破水泡,由醫生清創處理。
5.燒、燙傷后兒童可能因疼痛和恐懼產生抗拒治療的行為,家長需保持冷靜,用玩具或故事轉移注意力,避免反復提及疼痛強化負面記憶;若孩子出現拒食、噩夢等應激反應,及時尋求心理干預。
四、窒息救護
如果孩子存在明顯呼吸困難,第一時間撥打“120”,同時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施救。
一歲以下的嬰兒
將嬰兒俯臥在施救者手臂上,頭部低于軀干,手托住下頜和頭部,用另一手掌根部在嬰兒兩肩胛骨之間連續拍打5次,促使異物排出。
若拍擊無效,將嬰兒翻轉仰臥,頭部低于軀干,一手托住背部,另一手兩指(中指+食指)按壓乳頭連線下方胸部,快速向下沖擊5次。
背部拍擊與胸部沖擊交替進行,直至異物排出或嬰兒恢復呼吸,同時撥打急救電話。
一歲以上的兒童
采用上腹部拍擠法(患兒立位),施救者需站在患兒背后,雙手環抱患者,左手握拳,拇指側置于臍上2厘米,右手握住左拳,快速向上、向內施壓,反復進行。
若上述方法不能排出異物,患兒失去意識,應立即開始心肺復蘇,并盡快送至醫院。
若獨自一人窒息
1.一手握拳頂住肚臍上方,另一手抓住拳頭,快速向內、向上沖擊腹部。
2.或將腹部抵在椅背、桌角等堅硬物體上,用力撞擊,直至異物排出。
五、中暑救護
1.將患兒轉移至陰涼處:脫離高溫環境,解開衣物,取平臥位,抬高下肢 15-30°;
2.快速物理降溫:用冰水擦拭頸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處;冰袋包裹毛巾置于頭部、腋下,或用濕床單包裹身體;
3.補充液體:清醒者少量多次飲用淡鹽水(每升水+1/2茶匙鹽),避免喝冰水;
4.重癥處理:熱射病患兒出現抽搐時,用軟物墊在上下齒之間,防止舌咬傷,禁止強行喂水;
5.立即送醫:體溫持續不降、意識模糊者,在降溫同時撥打120,告知“可能熱射病”。
注意高溫時段(11:00-15:00)避免戶外活動,穿透氣淺色衣物,車內嚴禁單獨留置兒童。
六、日常急救物資準備
1.消毒物品(碘伏,酒精,生理鹽水);
2.包扎固定物品(紗布繃帶,醫用膠帶);
3.敷料(醫用無菌紗布、創可貼、棉簽);
4.器械(醫用剪刀、鑷子、體溫計、一次性無菌手套);
5.常用藥(退熱藥、止痛藥、抗過敏藥、消炎藥);
6.其他急救物資配置(手電筒、急救手冊、冰袋、退熱貼)。
孩子安全無小事,預防永遠勝于救治。盡管我們無法完全避免意外發生,但掌握正確的急救知識,保持冷靜和果斷,就能在關鍵時刻為孩子提供最有效的幫助。希望每位家長和看護者都能重視兒童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同時學會科學的救護方法,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更安全、更溫暖的成長環境。讓我們用心守護,為孩子的笑容保駕護航,別讓意外打斷歡樂時光!/健康科普
作者:學衛辦 杜杰、朱元多
北京市疾控中心 秦冉、羅慧娟
審核:郭欣
編輯:楊紫萱、張林林
監制:姚建義、于子涵
本文涉及版權圖庫,轉載時請注意,避免侵權。
1.
2.
3.
快點“一鍵三連”,
一起健康生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