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晨報記者 錢鑫
陸小曼的折扇,山水清音;徐志摩的折扇,體現了才子特有的浪漫情致;胡適的扇面錄了王安石小詩;還有陸康、陸大同諸君之作......日前,《疊作湘波皺—海上書畫名家成扇十周年展》在上海南京東路上的朵云軒藝術館亮相,該展覽共有百余幅作品展出。
該展覽由上海朵云軒主辦,上海市外商投資協會日企分會和上海金融業聯合會外企分會支持,上海市對外友協一級巡視員、上海市社會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景瑩、上海美國商會會長鄭藝、上海市外商投資協會秘書長范紅、上海金融業聯合會常務副秘書長帥師、上海朵云軒集團黨委書記陳佳勇等出席活動>
文人折扇,寄情言志
扇,古稱“箑”,初為懸室曳繩生風之物,或作車蓋遮陽。至周武王時,方有可持可搖之扇。江南多水禽,鵝翎雕翅拂暑生云,“羽扇綸巾”間,自有一段魏晉風度>
團扇興于唐宋,班婕妤有“裁為合歡扇,團圓似明月”的吟詠。樂年間,朝鮮貢折扇,永樂帝“喜其舒卷之便,命工如式為之”,折扇始風行華夏。江南制扇尤精,竹骨或取湘妃鳳眼,或雕山水人物。一柄成扇,書畫雕工相得益彰,開合之間,清風徐來。 >
扇之用,遠超拂暑。文人折扇則寄情言志,堪為懷袖雅物,執扇的莊靜安詳,扇底清風拂去浮躁的片刻清涼,終究是機械之風難以企及的。
徐志摩、胡適、陸小曼合作了扇面三挖
陸小曼的折扇,山水清音,漁歌隱約,墨色間流淌著平淡清疏的江南氣韻;徐志摩一柄,扇面錄《桃花扇》中《哀江南》名句“山松野草帶花挑,猛抬頭秣陵重到……”,筆意清雋明潔,是才子特有的浪漫情致;而胡適的扇面錄了王安石小詩:“知世如夢無所求,無所求心普空寂。還似夢中隨夢境,成就河沙夢功德。”詩句勘破世相如幻,用筆沉穩內斂又自在灑脫,字里行間,盡顯哲人胸襟。在展覽中,徐志摩、 胡適、陸小曼合作的扇面三挖吸引了參觀者的注意>
張愛玲寫三十年前的月亮,“像朵云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這信箋的底色,如團扇般有舊時明月朗照。還有狄平子的書法成扇,唐云 紅軍不怕遠征難成扇等精品>
黑科技帶著折扇,穿越時空
展覽更借力AI與VR技術,戴上眼鏡輕啟折扇,便“親歷”穿越時空之旅:或見山水蒼茫,或遇飛鳥掠空,或睹落花輕舞,一扇在手,萬象紛呈,瞬間沉浸于古意與未來交織的奇幻世界,偷得浮生半日閑。
而海派名家的現場互動更是將活動氛圍推向高潮: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偉生、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陳翔、上海文史館館員趙正科、著名畫家方攸敏、上海新文藝聯合會副主席王曦、南山畫院院長朱忠民6位海派著名書畫家共同創作了一幅巨型成扇。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8月14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