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用藥
在全球醫療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精準醫療已逐漸成為全球醫學研究與臨床實踐的核心焦點。其中,精準用藥作為精準醫療的核心構成,正以顛覆性的力量重塑當前臨床治療格局。相較于傳統“一刀切”的用藥模式,精準用藥突破個體差異,如生理特征、疾病狀態等諸多因素,為患者提供更適宜、有效且安全的藥物治療方案。精準用藥通過基因檢測、藥物基因組學與大數據分析,挖掘個體在藥物代謝、作用靶點反應上的差異,精準匹配藥物種類、劑量與療程。精準用藥不僅將藥效提升至最大化,更有效規避了過量用藥引發的肝腎損傷、用藥不足導致的病情反復等風險,顯著提升了患者的質量依從性及生活質量。
兒科精準用藥
兒科精準用藥,是多學科融合的智慧結晶,打開了兒童個體化治療的大門。由于兒童器官發育不成熟、對藥物的耐受性低,傳統基于成人的藥物治療方案應用于兒童時,可能導致療效不佳甚至引發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兒科精準用藥通過綜合評估兒童年齡、體重、生長發育及遺傳背景等因素,定制專屬用藥方案,既保障藥效最大化,又能有效降低藥物潛在風險。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者在兒童藥物基因組學、藥物代謝組學、治療藥物監測、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這些研究成果為兒童精準用藥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和技術手段。
《兒科疾病精準用藥》
在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王曉玲、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集團)李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王天有主編的《兒科疾病精準用藥》一書中,作者從理論和臨床精準用藥指導兩個角度,系統闡述了兒童個體化藥物治療,構建起系統的知識體系。理論篇中,主要介紹了藥物基因組學、藥物代謝組學、治療藥物監測相關的基礎知識,還介紹了藥物遺傳學相關的數據庫、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現代精準用藥方法及其應用,揭示了精準用藥的科學內核;臨床精準用藥指導篇中,圍繞感染性疾病、神經系統與精神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與腫瘤,以及消化、心血管及風濕免疫系統疾病,結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等多家權威機構的真實案例,從基因檢測、數據解讀到方案定制的全流程操作進行深度解析。書中既有對經典藥物代謝機制的細致剖析,也融入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的創新實踐,為臨床醫師、藥師提供了“拿來即用”的診療指南,更啟發醫療從業者從多維視角探索精準用藥。無論是應對復雜疑難病癥,還是優化常規治療方案,本書都將成為兒科精準用藥醫療領域不可或缺的經典書籍。
目 錄
精彩樣章
作者簡介
王曉玲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藥學部名譽主任,主任藥師,碩士生導師。致力于兒童用藥的研發與評價、藥事管理、兒科臨床藥學、臨床藥理等 30 余年。現任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總藥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委員,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兒童用藥技術審評外聘專家等職。
主持 " 十四五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等國家級課題 50 余項;創新性建立兒童精準用藥評價體系,開發兒童專用制劑 10 余項;發表相關論文200 余篇(JCR Q1 區 18 篇);獲國家專利授權 7 項;主編《中國兒童用藥立法研究》等專著 10 部。牽頭制定兒童用藥相關技術標準與指南 20 余項,研究成果直接支撐了多部門《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的制定,以及兒童創新藥的研發與轉化。這些標準體系在《兒科疾病精準用藥》中得到系統呈現,本書為臨床醫師和藥師提供了權威參考。
作為第一完成人率團隊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現任《兒科藥學雜志》常務副主編及多本核心期刊編委。
李 中
三級主任藥師,碩士生導師,遼寧省重點專科臨床藥學科學科帶頭人,大連市高端人才。現任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集團)兒童院區 & 新城院區藥劑科主任。兼任中國藥理學會治療藥物監測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兒科 TDM 學組副組長、基層醫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兒科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福棠兒童醫學發展研究中心藥學學科規范化建設研究組青委會副主任委員,遼寧省藥學會常務理事,遼寧省藥學會婦兒藥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遼寧省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東北兒童醫院發展聯盟藥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大連市藥學會藥物治療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 集團 ) 婦女兒童醫療保健專科聯盟藥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要從事兒童實體腫瘤及 TDM 精準治療研究工作,主持國家級、省級、市級課題 3 項,作為核心成員參與課題 7 項,發表中文及 SCI 論文 20 余篇,擁有 5 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主編及主譯專著 10 余部。
王天有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主要從事小兒血液腫瘤疾病研究。曾任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兼任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兒科學分會主任委員等。兼任《中華兒科雜志》總編輯、《中國小兒血液與腫瘤雜志》主編、《中國小兒循證醫學雜志》、《中國實用兒科雜志》等副主編。獲中國兒科醫師獎、“國之名醫”稱號。
從事臨床醫學教育 30 余年,培養研究生 50 余名。作為負責人承擔 2 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 計劃)項目和 1 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作為主要研究者參與 2 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和 1 項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獲中華預防醫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發表論文 150 余篇;主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三五”規劃教材《兒科人文與醫患溝通》(第 2 版)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規劃教材《兒科學》(第 2 版)等
購書渠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