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爭有我——365百姓故事匯】
6月23日,在天山南麓的新疆科技學院,忙碌了一天的梁順攀駐足回望工作了兩年的校園,想到援疆即將結束,心中不免泛起不舍之情。
“兩年時光,學院傾注了我太多的心血。從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到實驗室建設,從科研團隊組建到現代產業學院工作推進,我和同事們一步步探索、努力,這里的一切都讓我難以割舍。”想到學院還有許多未完成的工作,梁順攀快步回到住處,打開電腦繼續工作。
2023年8月,燕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梁順攀肩負著組織的重托和家人的叮囑,背起行囊,跨越3000公里,來到新疆科技學院擔任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初到新疆,干燥多風的氣候給這位來自廣東、長期生活在秦皇島海邊的教授來了個“下馬威”。“習慣了溫暖濕潤的氣候,初到新疆,血壓升高、皮膚干燥、喉嚨敏感,適應了很久。”梁順攀回憶道。同時,身份的轉變給梁順攀帶來新的挑戰。“在燕山大學,我雖然有管理經驗,但擔任院長職務還是有很大壓力。”那段時間,梁順攀壓力驟增,兩個月后查出高血壓。兩年來,每次回秦皇島休假,他幾乎都會生病。“可能是工作太緊張,一放松就病倒了。”梁順攀笑著說。
梁順攀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圖片由市文明辦提供)
2024年,一年援建期將滿,梁順攀考慮到學院學科建設正處于關鍵時期,毅然申請續期一年。“學院申報的新專業和實驗室建設剛剛起步,合格評估工作也到了關鍵時刻,還有很多設想沒有實現。”面對孩子們的呼喚,梁順攀毅然選擇留下。他說:“作為教育工作者,不能把未完成的工作撂下就走。”
援疆期間,梁順攀聚焦學科實踐難題,特別是在智慧診療領域,整合兩地科研力量,組建跨校科研團隊。他帶領團隊日夜攻關,提出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算法模型,并在新疆巴州和秦皇島試點轉化應用,為臨床實踐提供技術支持。
近期,學院本科合格評估進入關鍵階段,梁順攀忙得連軸轉。他積極參與調研、座談,為學校發展謀劃獻策。同時,他還承擔著《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任務,指導學生實驗和研究生研究工作。“這是一次神圣而難忘的經歷,也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梁順攀說。他先后獲得燕山大學教學標兵、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并入選2024年度河北省“最美教師”。從渤海之濱到天山腳下,梁順攀用教育者的初心、科研者的執著、奉獻者的擔當,書寫著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敬業篇章。
來源:秦皇島日報
責任編輯:高小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