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里河
又有一座城市將結束不通高鐵的歷史。
日前,隨著最后一對長鋼軌精準鋪設到位,西安至延安的高速鐵路(西延高鐵)順利實現軌道貫通,這標志著陜北革命老區延安將迎來首條高鐵。
線路建成投入運營后,這條連接西安與延安的交通動脈將使兩地的鐵路運行時間從目前的2個半小時縮短至1小時左右。
這條陜北革命老區的首條高鐵有多重要?誰又是最大受益者?
西延高鐵,是一條不折不扣的關鍵動脈。
這條高鐵,線路全長299.8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是國家高速鐵路網包(銀)海高速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正在建設的西渝高鐵共同形成南北大通道,是陜西省“米”字形高鐵網主骨架的重要構成。
沿線地形之復雜、區域城市之重要,都凸顯了這條高鐵的與眾不同。
如,西延高鐵穿越黃土高原溝壑區,全線橋隧比高達91%,施工過程中涉及長大坡道鋪軌地段16處,最大坡度比達30‰,鋪軌施工難度大、工期緊,作業精度要求高,交叉施工作業頻繁。
從區域布局來看,西延高鐵絕非孤立工程,其背后有著重要的發展戰略考量。
這條鐵路對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助力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加快構建包海高速鐵路通道,進一步完善優化國家高速鐵路網絡布局、提升陜西省區位優勢和全國鐵路網樞紐地位具有重要意義,更標志著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在西北腹地的關鍵落子。
高鐵一響,黃金萬兩。
根據公開資料,西延高鐵沿途共設11座車站,一路串起陜西省內西安、渭南、銅川、延安等城市,為革命老區延安發展打開新通道。
跟中西部很多省份一樣,陜西省內城市之間也存在發展不均衡現象。
2024年,延安GDP為2383.36億元,在陜西省內排名第五,雖在省內排名中上游,但2000多億元的經濟體量跟西安1.33萬億元和榆林7500多億元的體量差距甚大。
要想富,先修路。高鐵的開通,無疑讓延安多了一個破局的機會。
高鐵開通,通行時間大幅縮短,高鐵列車穿越黃土溝壑,搭載的不僅是旅客,無論是促進人才、資本等資源向欠發達地區流動,還是激活區域文旅等特色產業都將帶來重要影響。
對陜西省會西安來說,西延高鐵同樣也很重要,這將加快陜西構建以西安為核心的“米”字型高鐵網絡。
陜西作為西北第一省,高鐵建設一直略顯滯后,其中關卡就在延安、榆林等陜北城市。
除了西延高鐵,根據相關規劃,延榆(延安至榆林)高鐵也有望在2027年底左右建成運營,屆時西安、延安和榆林將通過高鐵緊密相連,形成貫通關中平原與陜北能源城市高速交通走廊,打通陜西南北發展的“任督二脈”。
此外,陜北高鐵網絡的完善將有力推動西安都市圈戰略的實施。
銅川和渭南都是西安都市圈成員,西延高鐵將成為串聯都市圈核心城市與外圍節點城市的快速通道,極大地縮短時空距離,強化西安的輻射帶動作用,提升整個都市圈的經濟活力與區域協調發展水平。
車輪滾滾,西延高鐵不僅在黃土高原上刻下一條鋼鐵軌跡,更為革命老區延安、為整個陜北高原注入強勁發展動能,成為區域協調發展的深刻寫照。
(“三里河”工作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