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江蘇路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組織開展“安全童行·暑期護航”專題教育活動,通過場景化教學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實用的安全必修課,吸引近二十名孩子參與。
孩子們首先來到江蘇路派出所,參觀派出所綜合指揮室,了解警情處置流程,并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學習報警的注意點和反詐知識,增強了自我保護能力。“原來報警時要說清這么多細節!”活動中,孩子們學習如何精準描述事發地點、人員特征的技巧,紛紛表示收獲滿滿。
在街道未保工作站,工作人員為孩子們開展了居家消防安全警示教育,重點講解了“違規充電”“廚房油污”等家庭火災隱患點,并現場演示了滅火器的操作方法。在逃生演習環節,孩子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捂口鼻、低姿行”,有序完成了演習。
在長寧溫水游泳池,上海市游泳救生協會考官、上海市長寧區游泳協會秘書長兼教官苗正老師以世衛組織發布的預防溺水實施指南為內容,向孩子們講解了游泳鍛煉的安全注意事項、游泳池須知以及防溺水自救互救知識。隨后,在苗教官的帶領下,孩子們來到泳池邊,近距離觀摩泳池隊員的訓練,了解救援設備,并現場學習了泳池自救和互助要點。
本次活動面向8—15歲社區兒童開展。邱奶奶今天帶著兩個孩子前來,她告訴記者,自己是通過網上報名參加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街道組織的面向孩子們的活動都很好,只要有機會都會參加。
活動優先組織困境兒童、流動兒童、困難家庭兒童參加。江蘇路街道表示,特殊困難兒童一直是街道的重點關注對象,街道每年進行一次暑期入戶走訪和定期電話隨訪,持續加強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對流動兒童,街道開展了守護“蒲公英”流動兒童關愛服務,建立了流動兒童信息定期更新機制,通過構筑流動兒童支持網絡,動員流動兒童參與社區活動,幫助其更好融入社區。
活動由街道未保工作站組織,聯合江蘇路派出所、上海市長寧區體育場館管理中心(上海國際體操中心)等轄區單位資源,為兒童暑期安全筑牢防線。活動當天還結合“護苗2025”專項行動,開展了“掃黃打非”安全宣傳,引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遠離有害出版物侵害。
游泳“七不”規范
不私自下河游泳;
不擅自與同學結伴游泳;
不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領下游泳;
不在無安全設施、救生員的水域玩耍、游泳;
不到不熟悉水情的水域游泳;
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庫邊玩耍;
不盲目地下水施救。
撰稿/攝影:毛奕云
編輯:畢揚靜
責編:王 博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