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哈密路上的程家橋街道春花苑二期小區南北兩個出入口的兩處平房終于拆除。這個變化,讓困擾周邊居民、商戶多年的出行問題得以改善……
在哈密路青溪路丁字路口,盤踞著兩處50余平方米的低矮平房,一處位于虹橋中園、春花苑二期大門口,另一處則位于春花苑二期北側圍墻外。它們看似不起眼,卻是周邊居民的“心病”——由于房屋位于小區出入口,且占用部分人行道,產生了交通盲區,所處路段還是寬僅7米的哈密路狹窄區域,小區居民出行和周邊路人通行都有著不小的安全隱患。
改造前
“我從2000年入住春花苑二期,之后陸續有居民因為這兩處小房子阻礙視線,發生很多次交通事故,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互相碰撞,對我們的出行極為不便。”春花苑二期業委會主任吳明華表示。“最嚴重的一次在2023年底,小區里一位60多歲的阿姨出門沒看到車,被撞導致盆骨骨折,而且因為屬于司機視野盲區突然闖入,判定責任自負。”程家橋街道王滿泗橋居委會主任黃燕告訴記者,為此,小區居民多年來持續通過居委會、人大代表等途徑反映該問題,強烈要求解決這兩處“堵心房”。
與此同時,“程新”第二街區黨支部書記倪振浩也在走訪中接到商鋪商戶集中反映:哈密路沿線尤其是春花苑與虹橋中園小區附近路段,機動車行駛時常遇突發狀況——小區出入的電瓶車頻繁“突然現身”或探頭穿出,因視線受阻,司機往往來不及反應,存在較大交通事故隱患。因此,街區主動聯合居民區,將這一安全隱患整理匯總,在每周網格聯席會議上向網格長專題反映,推動問題協同解決。
那么,這兩處平房到底從何而來,又該怎樣解決呢?據程家橋街道管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兩處平房由于歷史原因保留至今。解決居民訴求的最好方式是將其拆除,但拆除工程還涉及市政道路、水電、架空信息線等不同工程。
施工改造中
如何協調各方解決問題?今年,在推進“多格合一”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工作的過程中,程家橋街道黨工委將“哈密路綜合整治”列入中網格裉節問題,并多次召開協調會。最終,區建管委、新涇鎮等部門單位的力量得以匯集起來,共同處置兩處“堵心房”。在取得產權方同意后,程家橋街道清空了房內物品,協調架空線指揮部、公安、物業搬遷了房前斜桿上的信息線、小房上的攝像頭等設施,在虹橋中園、春花苑一期和春花苑二期小區居民的支持配合下,于7月2日正式動工拆除。
拆除改造后
現在,兩處平房及其附近的架桿被清除后,哈密路的視野開闊了許多。“我們現在最大的感受就是整條街都通透了,整體環境好了不少。”附近的商戶表示,“為了平時經營方便,我們自己也住在這個小區里,進進出出便利了很多,不用擔心旁邊突然有車開過來。”“能把這個我們居民最關注的問題解決了,真是太好了!”吳明華說。
平房拆除后,哈密路街區的綜合整治工作仍在進行。“拆除后留下的空地、小區出入口以及停車位等后續問題,將配合哈密路整體提升做調整。目前區建管委正在規劃。”程家橋街道管理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程家橋街道還將針對哈密路道路狹窄、機非混行等問題進行深度整治。
“能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多格合一’真是幫了大忙。”程家橋街道王滿泗橋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龐瑤珺說,“我們希望借助黨建引領網格治理的力量,邁小步、不停步,不斷實現居民的小確幸、大幸福。”
圖片來源于程家橋街道
撰稿:譚奕茂、代建美(實習)
編輯:史煥煥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