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口牙抵一套房,現在大伙都能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而在養牙護牙的過程中,很多人都產生過一個疑惑:睡前不刷牙和早上不刷牙,哪個危害更大?
1
—The First—
睡前不刷牙,危害會更大
先說結論,睡前不刷牙的人,牙齒更容易出問題。
人在睡覺時嘴巴緊閉,此時的口腔環境溫暖濕潤,最適宜細菌生長。
如果你晚上吃了東西沒有及時清潔牙齒,,那些卡在牙齒縫隙的食物殘渣就會被細菌當做“宵夜”一頓啃食。
殘渣在細菌分解下不斷發酵,就會形成層次豐富的口臭
這種危害還是最輕的,最多是嘴巴臭了點。
但如果長期如此,最終搞壞的是牙齒
細菌在口腔里吃飽喝足后,還會拉出一坨黏液水泥,這種像膠水一樣的物質可以把殘渣、酸液和死的活的細胞都粘合起來,形成“牙菌斑”。
牙菌斑一旦形成,除非洗牙否則很難手動去除,不及時干預甚至會越“長”越大,最終帶來各種牙周疾病。
不斷壯大的細菌團將持續刺激牙齦,引發牙齦炎。
要是炎癥擴散至深層組織,還會導致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齒松動,嚴重時牙齒脫落
相比起來,不刷牙吃早餐除了讓人有點惡心外,危害并不大
口腔雖然自帶細菌,但如果你前一天晚上老老實實刷過牙,細菌就不太可能多到讓人擔心,也不存在不刷牙吃東兩會把大量細菌吃進去的情況。
即便真的把細菌吞進去了,強大的胃也能分泌胃酸把它們及時消滅,并通過代謝排出體外,不會對腸胃造成負面影響。
如果你只是早上不刷牙,飯后卻會刷牙的話,還能把食物殘渣和殘留菌統一清理干凈,免去了吃完東西還要刷一次的麻煩,更加省力省事。
但早起不刷牙,白天其他時間也要至少刷1次,也就是每天最起碼要做到刷2次牙。
2
—The Second—
每天刷牙不夠2
心腦或易受訪
發表在Nature子刊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癡呆癥風險的眾多影響因素,不做好牙齒護理和患有牙齒疾病都可能讓癡呆風險增加。
更具體來說,不按時進行牙科檢查,癡呆風險增加概率62.0%;每天刷牙不足2次,癡呆風險增加概率60.1%;有蛀牙,癡呆風險增加概率49%。
牙齒和大腦看似八竿子打不著,實際可以通過炎癥互相影響,牙周疾病會激活炎癥細胞,從而通過微生物腦軸途徑引起大腦神經損傷
牙齒不好,心臟病風險也高就是類似的原理。
期刊Circulation上的一項研究指出牙周炎的的頭號殺手——牙齦卟啉單胞菌,能通過血液循環從口腔跑到左心房,從而加劇心臟纖維化并增加房顫發生風險。
而降低牙周疾病影響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多刷牙。
每天刷牙2次相比起刷牙≤1次的心血管風險可降13%,因此為了牙齒、大腦和心臟健康大家務必每天好好刷牙。
3
—The Third—
刷牙不刷這個地方
你的牙算白刷了
牙縫容易藏污納垢,不過好在牙簽和牙刷能關照到。
我們最容易忽略的,反而是牙根那塊位置,也是牙菌斑最易滋生的部位
想要有效清除牙齒衛生死角最好采用45°斜刷方法,也就是巴氏刷牙法
把刷毛斜45°角深入牙齦溝1mm,覆蓋住牙齦與牙頸交界處,同時避免大范圍用力橫刷。
還有一點很關鍵,每次刷牙至少要2分鐘以上,達不到這個數的,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刷得太潦草了。
此外還要留意。飯后不宜立刻刷牙
因為吃完東西后,食物在口腔分解時會產生酸性物質。
此時牙齒比較敏感,牙釉質也處于暫時軟化的狀態,若立刻刷牙會加速牙齒磨損。
建議飯后先用清水或含氟漱口水清潔,過了30分鐘再刷牙等唾液自然中和酸性環境。
還建議大家每年洗牙一次,降低牙菌斑和牙結石的概率。
護牙一定要趁早,等牙齒全壞了再去補救,遭罪的還有心臟和大腦。
自己活受罪不說,錢包也跟著受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