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的幼兒園血鉛事件,還在繼續發酵。原因除了造成的后果極其嚴重,有專家表態鉛中毒的幼兒智商很難恢復之外,更關鍵在于大家對幼兒園后廚買來顏料充當色素的說法,難以完全相信。
顏料的價格也不比色素便宜,負責人為什么要買顏料充當色素?沒有利潤可言,他這么做圖什么。
而且說實話我不信廚房里每個人都不知道“色素有毒”,我不相信所有參與者都如此喪盡天良。負責人就不怕哪位干著干著突然良心發現,給他曝光了出去?
這可是犯法的事,這么大的風險他就一點不怕嗎。
今天已經有“顏料公司”發表的聲明在網上流傳,顯然因為這個“顏料引起鉛中毒”的事情,影響到行業了。該公司在聲明里稱:他們的顏料里,符合環保標準,不含鉛、鎘、汞等重金屬。
不排除這種聲明有跑出來蹭名聲的可能性,“別家顏料含重金屬,我家的不含”,這樣可以讓網民們注意到他們,以后有需要的時候選擇這家品牌。但另一點顯而易見,使用顏料替代色素的說法,除了在行為邏輯上站不住腳,在事實依據上也存在巨大的瑕疵。
這么講,一些讀者可能不太明白。簡而言之就是,之前天水當地的通報內容,意有所指“幼兒園購買的顏料不合規”。但這個單,一些顏料公司并不想買。
大家應該記得吧,官方把兩份封存留樣的“三色紅棗發糕”、“玉米卷腸包”拿去檢測了,鉛含量分別為1052毫克/千克和1340毫克/千克。但是國家規定的顏料安全標準為90毫克/千克。
這意味著該幼兒園購買的顏料,完全不符合國家標準,甚至可以說超出標準太多。
電影《九品芝麻官》里的主角包龍星審案時就有一個非常相似的橋段,嫌疑人說自己買了一斤砒霜加在一碗糖水里,但那樣做出來的食物,只見砒霜,不見糖水,氣得包龍星大罵:一斤砒霜加一碗糖,比芝麻糊還要糊,連你這豬頭都不喝,還有人會喝?
此事同理,超標成什么樣的顏料做出來的包子,才會檢測出那般離奇的“含鉛量”?得是多么離譜的原料,才能把一個饅頭蒸成一顆“重金屬炸彈”?
顏料廠商,豈肯買這個單。
當真相的缺席成為慣例,猜測就成了人們最后的權利。
于是,無數的普通人只能開始了各種各樣的猜測。有人懷疑幼兒園取地下水使用,有人把目光瞄準了離幼兒園距離很近的鉛鋅礦,甚至還有網友發現了所謂“后廚監控”的盲點:你家監控居然是剪輯的,上面連個具體的時間都沒有……
總之,各種各樣的懷疑和猜測接二連三,搞得一些原本相信通報的人,都不得不產生新的疑問了。
多么諷刺與可悲,在信息時代,我們的信息獲取方式,活成了冷兵器時期的探案游戲。
引發如此巨大的全國性輿論事件,至始至終居然都是當地官方在自顧自的解釋,回應,而沒有媒體的調查報道。以至于無數想知道真相的人,只能看看自媒體說的話,然后去“猜”。
媒體的意義,正在于監督官方通報的內容真假。否則的話,任何類似的負面消息,地方通報哪怕是在內容上動了點手腳,外界,又有誰會知曉?
所以,這真不能怪網民疑神疑鬼。更主要的原因,是媒體的缺席。
當然,影響力大的媒體本身,恐怕并不想缺席這種事件,他們就是吃這碗飯的,越是深度的調查和報道,就越能打響自身的名頭。就比如曾經的南方系,響到什么程度?他們興盛的那幾年,幾乎無人不知其名。甚至直到如今,夸的、贊的,回憶南方系人,亦不在少數。
有位網友說得好啊,放在十年前,新京報、南都報、財經系媒體早就跑現場了。現在他們都成了你眼中的漢奸媒體。
天水這樣的事件對那些資深記者來說,其中根本沒什么調查難度,那么多家長,信源太多了。而且你說別人一直買顏料做包子,買了多年,廚房用了多久,網購記錄一查就清楚,包括完整的后廚監控視頻等等。
但現在不同,記者在看新聞,媒體在轉發通報,還有我們這無數的人,靠著各種各樣的信息,進行一段神奇的“盲猜”。
可笑卻又無奈,荒誕卻又真實。權力習慣于不被追問,真相也只能埋進歷史的灰里,和李斯筆下那些焚掉的竹簡為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