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款靶向藥物橫掃各類癌癥,中國研發力量貢獻近半創新成果,腫瘤治療正進入精準打擊新時代!
肺癌晚期患者王女士的耐藥噩夢終于迎來轉機——在接受第四代EGFR抑制劑DZD6008臨床試驗治療后,她腦補轉移灶縮小了40%,且治療持續有效時間已超過6個月。三年前,當第三代EGFR靶向藥開始失效時,她幾乎陷入絕望:“醫生說我可能只剩幾個月的選擇,但如今新藥讓我能看著兒子小學畢業?!蓖跖康慕洑v并非孤例。
2025年,全球抗癌藥物研發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爆發期。從第四代EGFR抑制劑突破血腦屏障,到KRAS“不可成藥”神話的徹底終結,再到CAR-T療法在實體瘤領域的重大突破,科學家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攻克著一個又一個治療難題。
目前,癌癥靶向治療進展非常迅速,無論是國內外,均有不少高效的靶向藥紛紛獲批上市或投入使用,涵蓋多樣癌種,更是橫掃眾多熱門靶點NTRK、EGFR、KRAS G12C、Claudin 18.2等。今天,無癌家園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這些國內外掀起風暴的抗癌藥。
圖源攝圖網(已獲授權)
EGFR靶點:第四代藥物突破耐藥與血腦屏障
肺癌治療領域最令人振奮的突破來自第四代EGFR抑制劑。耐藥性和腦轉移這兩大臨床痛點正被新一代藥物逐步瓦解。
破解肺癌耐藥困境,迪哲醫藥第四代EGFR TKI亮相ASCO
2025年ASCO年會上,迪哲醫藥研發的DZD6008在TIAN-SHAN2臨床研究中展現出多重優勢。這項多中心I/II期研究納入了曾接受EGFR抑制劑治療失敗的晚期患者,其中50%的患者ECOG評分為1分,所有人都經歷過中位5線的既往治療。
最新數據令人矚目:
1.在劑量遞增階段(20-90mg/日),83.3%(10/12)的患者靶病灶縮小;
2.不同EGFR突變類型患者使用≥20mg劑量均觀察到部分緩解;
3.腦轉移患者中同樣觀察到抗腫瘤活性,最長治療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且仍在持續
穿透血腦屏障的能力是DZD6008的核心突破。研究證實,在基線存在腦轉移的患者中,其腦脊液與游離血漿濃度比例>1,實現完全穿透。這一特性解決了肺癌腦轉移患者長期缺乏有效治療手段的困境。
好消息是,目前DZD6008正有全國多中心的臨床招募,主要針對EGFR三代藥耐藥的肺癌患者,EGFR TRI耐藥,或者一線化療失敗的患者均有機會參加,可聯系無癌家園醫學部(400-626-9916)評估病理報告。
疾病控制率近90%!賽沃替尼+奧希替尼聯合療法國內獲批新適應癥
幾乎所有患者最終都會對奧希替尼產生耐藥,最常見的耐藥機制包括MET擴增和EGFR耐藥突變。針對上述耐藥突變,和黃醫藥的賽沃替尼聯合奧希替尼在SACHI III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2025年6月30日,NMPA官網顯示,和黃醫藥的賽沃替尼在國內獲批一項新適應癥,與奧希替尼聯用,治療伴有MET擴增的接受一線EGFR抑制劑治療后疾病進展的EGFR 突變陽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圖源NMPA官網
截止日2024年8月30日,211例患者被隨機分配為賽沃替尼+奧希替尼聯合治療或化療治療。
研究結果顯示:
1.在意向治療(ITT)人群中,研究者評估的聯合治療組中位PFS較化療組顯著延長(8.2個月 vs 4.5個月);獨立審查委員會 (IRC) 評估的聯合治療組中位PFS也較化療組顯著延長(7.2個月 vs 4.2個月);
2.客觀緩解率(ORR):研究者評估的聯合治療組 vs 化療組為58% vs 34%;
3.疾病控制率(DCR)為89% vs 67%;中位緩解持續時間 (DoR) 分別為 8.4 個月和 3.2 個月。
此外,賽沃替尼作為單藥療法或與其他藥物的聯合療法,正開發用于治療包括肺癌、腎癌和胃癌在內的多種腫瘤類型,為EGFR耐藥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肺癌領域創新突圍!全球雙抗ADC iza-bren治療EGFR突變患者療效驚艷!
2025年ASCO年會上,當中國團隊公布全球首個EGFR/HER3雙抗ADC藥物iza-bren(BL-B01D1)在肺癌治療中的突破性數據時,會場響起熱烈掌聲——69.2%的客觀緩解率在曾被認為“無藥可治”的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患者中實現,專家驚嘆“這是改變臨床實踐的時刻”。
該研究共納入83例患者,包括攜帶EGFR20外顯子插入突變/非經典EGFR突變、HER2突變、KRAS/BRAF/MET 突變、ALK/ROS1/RET/NTRK 融合的患者分別為 14 例、19 例、26 例和 24 例。
研究結果顯示,iza-bren顯示出極具前景的抗腫瘤活性,整體客觀緩解率(ORR)達46.2%,確認ORR為39.7%,疾病控制率(DCR) 85.9%,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7個月,中位緩解持續時間和中位總生存期均未達到。
此外,研究表明 iza-bren 在經治經典 EGFR 突變外驅動基因變異 NSCLC 患者中具有較好的抗腫瘤活性和生存獲益,特別是EGFR20外顯子插入突變/非經典 EGFR 突變患者中,ORR高達69.2%,中位 PFS 達到 10.5 個月,結果令人振奮。
圖為所有患者初步療效
閃耀國際!Zipalertinib在EGFR ex20ins NSCLC治療中初見成效
一個基因會有多種不同類型的突變,EGFR突變也不例外,其中突變最高的EGFR外顯子19缺失和L858R突變較為典型,加起來可達90%,其他的罕見突變約占10%左右,其中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EGFR ex20ins)就屬于罕見突變范疇。
Zipalertinib(齊帕勒替尼,研發代號:CLN-081, TAS6417)是一種新型EGFR TKI,在一項針對鉑類化療(plt-chemo)后進展的晚期或轉移性EGFR ex20ins突變NSCLC患者進行的1/2a期研究中顯示出良好的臨床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
截止到2024年12月10日,在所有接受治療的患者中,Zipalertinib顯示出確認的客觀緩解率 (cORR) 為35.2% ,中位緩解持續時間 (mDoR) 為8.8個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 (mPFS) 為9.5個月。
在所有腦轉移的患者中,全身的cORR為30.9%。不良反應多為1~2級,安全可控,這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瞄準EGFR/HER2 exon20ins突變,中國藥研研發抗癌創新藥NIP142橫空出世!
NIP142是中國藥研研發并具有全球自主知識產權的I類小分子創新藥,通過抑制EGFR或HER2 exon20ins突變體活性,阻斷下游信號通路活化,進而達到抑制腫瘤增長的目的。在已完成的一系列非臨床研究中,NIP142作為強效、高選擇性EGFR/HER2 exon20ins抑制劑,對多種移植瘤模型表現出優異的抗腫瘤活性,且耐受性良好。與同機制藥物EXKIVITY(通用名:Mobocertinib,代號:TAK-788)相比,NIP142具有更優的藥代動力學性質,以及更大的安全窗口,有潛力成為EGFR/HER2 exon20ins突變NSCLC新的治療選擇。
NIP142作為中國藥研首個獲批臨床試驗的抗腫瘤創新藥,是中國藥研抗腫瘤研發管線建設的重要里程碑。
KRAS靶點:從“不可成藥”到全面圍剿
KRAS是實體瘤中最常見的癌基因之一,大約30%的腫瘤都存在KRAS突變,包括90%的胰腺癌,30%~40%的結腸癌和15%~20%的肺癌。然而,KRAS靶向藥卻寥寥無幾,KRAS一度成為無藥可用的最難突變。就在2025年,曾經被稱為“不可成藥”靶點的KRAS,如今已迎來全面突破!
疾病控制率91%!針對KRAS G12D的GFH375力破胰腺癌、肺癌等實體瘤
2025年ASCO年會上,勁方醫藥的GFH375(VS-7375)數據引發全球關注——這款針對KRAS G12D突變的口服抑制劑展現出驚人療效。
I期試驗中有62例經治晚期KRAS G12D突變實體瘤患者入組。
截至數據截止日,49例患者接受日均劑量為400或600mg的口服治療:
- 其中43例患者接受過至少一次治療后腫瘤評估,總體客觀緩解率(ORR)為42%、疾病控制率(DCR)為91%;
- 23例可評估的胰腺導管腺癌(PDAC)患者ORR達52%,DCR為100%;
- 12例可評估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ORR達42%,DCR為83%;
- 中位治療持續時間11.8周,中位反應時間6.2周;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75%的患者入組時已接受過二線及以上治療,且98%存在轉移(53%肝轉移,21%骨轉移),凸顯了該藥在高度難治人群中的價值。
截至數據截止日,52例患者完成至少一次治療后腫瘤評估,所有劑量組患者的ORR為38%,DCR為90%;其中38例患者靶病灶縮小、20例患者達到部分緩解。
研究初步顯示了GFH375的良好口服生物利用度,對PDAC等實體瘤患者、以及多線治療后疾病進展的患者展現了顯著的抑瘤活性。
國內上市!戈來雷塞攻下KRAS G12C非小細胞肺癌堡壘!
2025年5月22日,戈來雷塞(glecirasib,JAB-21822,艾瑞凱,格來雷塞)正式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用于至少接受過一種系統性治療的KRAS G12C突變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療。
圖源NMPA官網
此次獲批是基于戈來雷塞關鍵性II期單臂研究的積極結果,戈來雷塞治療既往經治的KRAS G12C突變晚期NSCLC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高達49.6%,其中30.8%的患者緩解深度>50%;
疾病控制率(DCR)達86.3%,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達8.2個月,中位總生存期(OS)達17.5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已經上市的KRAS G12C抑制劑中,戈來雷塞僅需每天服用一次即可對腫瘤強力抑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為患者提供了更耐受的治療選擇。
Olomorasib獲FDA授予孤兒藥資格,聯合K藥一線治療KRAS G12C肺癌ORR達70%!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已授予禮來(LLY.US)旗下候選藥物Olomorasib用于治療KRAS G12C突變型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孤兒藥資格。
據悉,該藥物目前正處于用于上述適應癥的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其正在接受評估,作為一線治療方案,用于KRAS G12C突變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與Keytruda(帕博利珠單抗)聯合使用,可選擇是否同時聯合化療。
在2025年ASCO大會上,研究數據進一步更新,在40例可評估療效的患者中,中位隨訪達9個月,ORR為70%(28/40),疾病控制率(DCR)達90%,多數患者仍在治療中,緩解持續時間中位數尚未達到,6個月無進展生存率為80%。
結果顯示,Olomorasib聯合K藥作為KRAS G12C突變晚期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方案,無論PD-L1表達如何,均能顯示治療獲益。
NTRK靶點:克服耐藥開啟廣譜抗癌新時代
NTRK之所以被稱為“鉆石”基因,首先是因為它非常罕見,在中國常見的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中,只有1%~5%的患者存在這種突變,而一些罕見的癌癥,比如嬰兒纖維肉瘤和分泌型乳腺癌,存在NTRK融合的頻率卻高達90%~100%。其次,針對NTRK融合突變上市的藥物及在研的藥物臨床效果顯著,接受治療的患者通常都能快速起效,很多晚期患者在使用NTRK抑制劑后得到了重生,像鉆石一樣罕見又珍貴。針對這一靶點,新一代抑制劑正致力于解決第一代藥物的耐藥難題。
國產新一代“不限癌種”靶向藥ICP-723勢頭強勁
ICP-723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NTRK抑制劑,可以治療攜帶NTRK融合基因的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包括乳腺癌、結直腸癌、肺癌、甲狀腺癌等,以及對第一代NTRK抑制劑拉羅替尼和恩曲替尼耐藥的患者。
2025年4月16日,諾誠健華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已受理新一代泛TRK抑制劑Zurletrectinib(ICP-723)用于治療攜帶NTRK融合基因的晚期實體瘤成人和青少年(12周歲≤年齡<18周歲)患者的新藥上市申請(NDA)。據無癌家園小編獲悉,該藥能夠有效克服第一代TRK抑制劑的獲得性耐藥。zurletrectinib是 NTRK+ 兒童及青少年患者的更佳治療選擇。
在2025年ASCO大會上,公布了Zurletrectinib的最新研究數據。截至2024年11月23日,共入組18例患者,包括8例兒童患者和10例青少年患者。18例患者中,6例未經TRK抑制劑治療且經中心實驗室確診NTRK融合基因陽性的患者可進行療效評估,獨立評審委員會(IRC)評估的ORR為100%。
所有患者在首次腫瘤評估時均達到部分緩解(PR),并維持至截止日期。青少年患者的中位起效時間為 1.0 個月,兒童患者的中位起效時間為 0.9 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一例先前使用第一代 TRK 抑制劑治療后疾病進展的兒童患者在接受 zurletrectinib 治療后達到完全緩解 (CR)。
在成年患者中,Zurletrectinib同樣表現出色:
- 截至2024年11月23日,49例可評估患者ORR達83.7%,完全緩解率10.2%;
- 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和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尚未達到;
- 12個月DOR率和PFS率分別為92.0%和90.5%。
- 基線時有腦轉移的3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達到顱內緩解,這與 zurletrectinib 良好的腦滲透性和強大的顱內活性相一致。
Claudin18.2靶點:實體瘤CAR-T取得歷史性突破
近年來,Claudin 18.2作為胃癌和胰腺癌領域的熱門靶點,單抗、雙抗、ADC(抗體偶聯藥物)和CAR-T療法(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輪番上陣,好不精彩。
Claudin18.2(CLDN18.2)是Claudin蛋白質家族的一員,位于細胞膜表面,正常情況下僅低水平表達于胃粘膜分化上皮細胞,但在病理狀態下,Claudin18.2在多種腫瘤中有的表達顯著上調,包括80%的胃腸道腺瘤、60%的胰腺腫瘤。此外,CLDN 18.2活化還可見于食管癌、卵巢癌和肺腺癌中,因此是具有潛力治療癌癥的熱門靶點。
據無癌家園小編查閱ClinicalTrials及CDE(國家藥監局)發現,目前批準臨床的Claudin18.2產品就多達幾十款,多數藥物均是擬用于治療晚期胃癌、胰腺癌及實體瘤患者。
全球首款,實體瘤CAR-T療法提交上市申請,劍指晚期胃腸道腫瘤
近日,實體瘤CAR-T領域再次傳來捷報!2025年6月25日,科濟藥業宣布,其自體Claudin18.2 CAR-T 細胞產品舒瑞基奧侖賽注射液(Satri-cel,CT041)的新藥上市申請(NDA)已正式提交至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擬用于治療 Claudin18.2 表達陽性、至少二線治療失敗的晚期胃/食管胃結合部腺癌(G/GEJA)患者。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舒瑞基奧侖賽即將成為全球首款針對實體瘤的CAR-T產品,早日惠及廣大胃癌患者。
此次提交的新藥上市申請基于在中國 24 個研究中心進行的一項多中心、隨機、開放標簽、活性對照的 II 期研究。臨床試驗結果已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Lancet》和2025年ASCO學會上正式公布。
研究選取2022年3月29日至2024年8月16日,共156例患者隨機分配至Satri-cel組(n=104)或TPC組(研究選擇治療組,n=52)。TPC組20例患者隨后接受Satri-cel治療。兩組患者既往接受過全身治療的中位數均為2次,接受≥3線治療的患者比例分別為26.9%和19.2%;腹膜轉移患者比例分別為69.2%和59.6%;Lauren彌漫型/混合型患者比例分別為71.2%和65.4%。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的中位隨訪時間分別為8.90個月和12.29個月。
中位總生存期顯著延長,死亡風險顯著降低
在所有隨機人群(ITT)中,基于獨立評審委員會(IRC)評價,satri-cel組的 mPFS顯示出顯著改善(3.25個月vs 1.77個月,患者疾病進展/死亡風險顯著下降達63%,并且 mOS 明顯趨于延長(7.92個月vs 5.49個月)優于 TPC 組。簡單來說,相比標準療法,satri-cel組患者中位總生存期延長了44%。
在實際用藥人群(mITT)中,共有136例接受研究藥物治療(satri-cel 88例 +TPC 48例),IRC預測的中位PFS分別為4.37個月vs 1.84個月,患者疾病進展/死亡風險下降 70%,中位OS分別為8.61個月vs 5.49個月,死亡風險下降40%。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satri-cel治療的TPC組患者(n=20)的中位OS為9.20個月。在所有接受satri-cel治療的患者(n=108)中,與未接受satri-cel治療的TPC患者(n=28)相比,中位OS分別為9.17個月vs 3.98個月,患者疾病進展/死亡風險顯著下降約72%。
客觀緩解率22%,疾病控制率63%
經獨立審查委員會(IRC)評估,satri-cel組確診客觀緩解率為 22%(23/104),TPC 組為 4%(2/52);satri-cel組疾病控制率為 63%(65/104),TPC 組為 25%(13/52)。
研究結果顯示,在 Claudin18.2 表達陽性、至少二線治療失敗的胃/食管胃結合部癌患者中,舒瑞基奧侖賽對比標準治療可顯著改善無進展生存期(PFS),并能夠顯著延長總生存期(OS),同時安全性可控。
對于不同基因突變或不同類型的肺癌,都有不同的規范化的治療方案。如果早期治療,可以達到很好的療效。對于晚期的患者,也同樣應該接受規范化的正規治療,這樣不僅可以延長生命,而且還可以達到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此外,
所以確診為是惡性腫瘤后,一定要帶上所有的檢查結果,去腫瘤??漆t院進行會診,請腫瘤科專家給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這樣才不會耽誤您的病情。最后祝愿每位患者都能夠早日康復,重新擁抱健康!
本文為無癌家園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