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寧波晚報
對于肛周出現的小硬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過段時間就好了”,小張也抱著這樣的想法。但這個22歲的年輕人沒有想到,這顆被他當成“痘痘”的硬塊,最后害得他不得不接受手術。
去年11月,小張發現肛周冒出一個黃豆大小的硬塊,偶爾還會滲出少量液體。“就跟臉上長痘似的,過兩天應該就消了。”抱著這樣的想法,他沒把這個異常放在心上。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硬塊不僅沒有消退,反而越變越大,肛周也開始頻繁出現潮濕、瘙癢的不適感。因為發病部位私密,小張始終不好意思去醫院。他偷偷在網上買了痔瘡膏涂抹,以為“抹抹就能好”。
直到兩天前,一陣劇烈的腫痛突然襲來 ——坐著像坐在刀尖上,站著也脹痛難忍,連走路都成了煎熬。那種鉆心的痛感,讓他徹夜難眠,最終不得不硬著頭皮走進鄞州區第二醫院。接診的肛腸科肖小珠主任中醫師仔細檢查后發現,小張的肛周膿腫已經并發肛瘺。
肖小珠主任中醫師(左)查房中
“你看這里已經形成了一條感染管道,從直腸內的膿腫病灶直通肛門周圍皮膚。”肖小珠指著檢查影像解釋,肛周膿腫就像體內藏著的“膿水炸彈”。當膿腫自行破潰,里面的感染病灶慢慢會形成一條連接直腸和肛門皮膚的慢性管道,這就像皮膚下長了一條‘爛管子’,里面不斷有膿液流出,時間長了還可能引發全身感染。肛瘺一旦形成,基本無法自愈,只有通過手術才能根治。小張既震驚又后怕:“原來以為只是普通痘痘,沒想到拖成這么嚴重的病!”
6月30日,小張成功接受了肛周膿腫切除術聯合肛門瘺管切除術。術后僅6小時,他就能在病房里自由走動。
“小張的病例絕非個例,臨床上80%的肛瘺患者都有拖延治療的經歷。”該院肛腸科二病區陳彬主任表示,肛周疾病雖然部位私密,但早期干預完全可以避免嚴重后果。
手術場景
他特別提醒廣大市民,日常要特別注意肛周清潔,有條件的話每次排便后最好用溫水沖洗肛門,避免糞便殘留引發感染;飲食上盡量清淡,減少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攝入,多吃芹菜、菠菜、火龍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保持大便松軟通暢;辦公族、司機等久坐人群,每隔1小時要起身活動3-5分鐘,避免局部血液循環不暢;平時注意勞逸結合,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運動增強體質。最重要的是,一旦發現肛周出現硬塊、腫痛、流膿等癥狀,千萬不要因為“難為情”而耽誤就醫,早期膿腫通過簡單引流就能控制,拖成肛瘺后手術復雜度和恢復時間都會增加。
來源 寧波晚報 記者 龐錦燕 通訊員 江盼軼 謝美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