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的梁大哥,是家里的頂梁柱,常年在外打工。工地上的活計辛苦,吃飯常常是扒拉兩口對付過去,落下了腸胃不好的毛病,偶爾大便帶點血,他也只當是痔瘡犯了,“不礙事”。誰曾想,最終讓他躺進醫院的,不是腸胃,而是心臟。更沒想到,這場突如其來的心梗,竟牽出了身體里另一個更隱蔽、也更兇險的“炸彈”。
2025年1月,梁大哥在體檢時發現:中央型房間隔缺損(卵圓孔型),在醫生的建議下,立刻做了修補手術。本以為這坎兒就算過了,誰知術后剛2個月,3月14日,梁大哥因為突發心梗緊急住進了南陽市醫院,住院的第3天,梁大哥發現自己出現了便血,大便呈暗紅色,<100ml,量不大,很快就沒了。梁大哥心想,又是老毛病吧?可接下來的糞便常規檢查,卻持續顯示“隱血陽性”。
3月28日,為了安放心臟支架,醫生安排了更全面的檢查。核磁共振(MRI)的結果顯示:直腸中段腫物,考慮直腸癌。
為了尋求進一步的診治,4月5日,一家人來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住院,進行直腸活檢病例確診:直腸腺癌。然而梁大哥情況特殊,因為心臟的原因,無法進行手術。一家人面面相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和無助。
出院回到南陽后,一家人還在為梁大哥的病情發愁,卻又匆忙趕回鄭州,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同樣家住南陽的楊書春是梁大哥的親戚——2017 年 7 月,53 歲的楊書春被確診肝癌晚期,醫生告知沒有手術放化療的必要了,出院后身體日漸衰弱。經親戚(曾被醫院判 “終末期” 后經袁希福中醫治療好轉)介紹,他于 7 月 31 日求醫袁希福。服藥1月,腹痛減輕、走路有力;3月后氣色、胃口改善,體重增加;1年后復查,肝臟占位從 24×16mm 縮至 12×12mm。他堅持用藥 3 年,2020 年病情穩定后復工,2024 年仍在鄭州做環衛工,如今帶著小孫子,生活安定。
2025年5月5日,經過楊書春的介紹,梁大哥一家人風塵仆仆地趕到了鄭州袁希福老中醫的診室。妻子焦急地代丈夫訴說病情:“他現在兩天才解一次大便,干得很…心臟也剛動過手術…” 袁老仔細聽著,詳細詢問了每一個細節,斟酌著開出了藥方,還特意加了幾味藥,說是“照顧一下心臟”。
20天后的5月25日,妻子的微信消息帶來了久違的輕松:“現在排便正常了,他說身上沒啥不得勁兒了。” 簡單的幾個字,卻像搬走了壓在全家心頭的一塊巨石。
到了6月23日復診,梁大哥在妻子的陪伴下走進診室。他臉色紅潤了些,精神頭明顯足了:“昨天在縣醫院復查了,結果是未見明顯異常....大便現在順當了,沒見血…” 袁老問起身體還有哪里不舒服,梁大哥語氣里甚至帶著點小自豪:“吃飯香了,身上也有力氣了,家里活都能干…每天走上1萬多步沒問題!”
一旁的妻子聽了,又氣又笑地插話:“他還想下地干活呢!我攔著沒讓!” 診室里,袁老和夫妻倆都忍不住笑了起來。這笑聲,是對眼前這份尋常生活滋味的珍惜。
其實,人這一輩子,誰沒遇過幾道坎?有時困住人的不是病,是找不到跨過坎的法子。就像梁大哥腳下的路,走順了,步子自然就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