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最近又放出了一項輔助駕駛的“大招”,這次的新專利能顯著提升駕駛員對周圍環境的感知能力。
簡單來說,這項技術通過車輛上安裝的各種傳感器,收集多模態感知信息,這些傳感器就像車輛的“眼睛”和“耳朵”,能捕捉到車輛周圍的路況、障礙物等各種信息。
隨后,系統會根據這些信息生成多組顯示信息,包括需要重點顯示的目標區域和柵格粒度。
接著,系統會進行感知預測,生成多個占據柵格信息,這些信息能夠清楚地描述車輛周圍障礙物的分布情況。
最后,這些信息會在人機交互界面上以占據柵格畫面的形式展示出來。
這樣一來,駕駛員不僅能對大范圍內的障礙物有全景式的感知,還能對近距離的障礙物有更精細的感知,比如能更清楚地看到路邊的小障礙物或者突然出現的行人。
這種全方位的感知能力提升,能大大降低剮蹭等事故的風險。
而且,這并不是華為在輔助駕駛領域的第一次創新。
早在今年4月,華為就發布了華為乾崑智駕HUAWEI ADS 4,宣稱已經具備高速L3級別的自動駕駛能力。
這個方案通過多傳感器融合和六重架構冗余設計,解決了小障礙物識別、惡劣天氣安全剎停等L3級自動駕駛的關鍵難題。
華為此前還申請過多項創新專利,比如“電動車輛自動掉頭”控制方法,以及“5D蟹行”“華爾茲掉頭”等商標,這些都顯示了華為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深厚積累和持續創新的能力。
來源:快科技
▼ 往期熱文推薦 ▼
【溫馨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若有不妥,請聯系告知修改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