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陽稿》八卷,首二卷為詩歌,后六卷為文章。明末佛山高明區懷瑞在當陽任職期間,鑒于當陽的歷史地位與現狀,創作了大量反映社會現實、表達人文關懷的詩作與文章,這些作品后來被整理成《玉陽稿》。
法海歸真后,誰重泛寶船。精靈豈長借,身世徒相捐。
好是名俱幻,多應妙不傳。紙窗濺墨在,慚愧覓言詮。
白話文解釋:
在佛法歸真、達到最高境界之后,還有誰愿意再次泛起那寶貴的船帆,去追尋世間的紛擾呢?誨公的精靈(指其精神或靈魂)豈能長久地留在世間,他的身世也只是徒然地舍棄了。
好的是,名聲都只是虛幻的,很多深奧的妙理也無法用言語來傳達。然而,誨公在紙窗上濺落的墨跡還在,這讓我在尋找言語來詮釋他的境界時感到慚愧。
躡云元不易,況與岫僧期。紺引春光早,青歸臘意遲。
峰蓮千萬葉,筇竹兩三枝。暫遠微官累,飛書洞里知。
白話文解釋:
攀登云霧繚繞的高峰本就不易,更何況是與山中的高僧相約一同游歷。紺色的天空引領著春光早早地到來,使得山色更加青翠,而冬日的寒意卻遲遲不肯離去。
千萬片山峰如同蓮花般綻放,兩三枝筇竹在微風中搖曳生姿。暫時遠離了微小官職的束縛,我與友人在洞中飛書傳情,共享這份難得的閑適與自在。
十笏蓮花藏,今知第幾巒。應尋彩水去,不駐紫云端。
綻衲馀寒蕊,翻經祇石壇。何當度香海,相望路漫漫。
白話文解釋:
在這十笏大小的蓮花般藏匿的仙境中,我現在知道這是第幾座山峰了。我猜想友人應該是去尋找那彩色的水流去了,而沒有停留在紫色的云端之上。
他留下的綻開的僧衣還帶著些許寒意中的花蕊香氣,翻開的經書則放在那祇石筑成的祭壇上。我何時才能渡過這片香海,與友人相望?但眼前的道路卻是漫漫無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