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陽市的科普教育領域,鄭承軼的名字總是與“創新”“責任”“奉獻”緊密相連。作為信陽市政協委員、信陽農林學院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他始終以傳授科技知識為橋梁,將科普教育、建言獻策與社會發展相融合,為地方經濟與科技人才培養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深耕科普教育:播撒科技火種,點燃未來希望
2025年4月,在信陽市第十三小學的教室內,鄭承軼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編程語言科普講座,帶領學生們探索了語言與思維的奧秘。通過多媒體演示和互動問答,他將抽象的科學原理轉化為生動的故事,激發了孩子們的求知欲。這樣的場景,是他數年來致力于科普教育的縮影。
作為信陽市青少年編程教育的開拓者,鄭承軼深知“科技素養要從娃娃抓起”。近年來,他奔走于信陽市各縣區學校,累計為2000余名學生開展《每個人都能成為冠軍》等主題講座,用趣味化的教學方式啟蒙編程思維,讓科技夢想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自2020年起,他引入國際青少年編程競賽ICode,并連續多年擔任信陽賽區負責人。2024年7月,在中國區決賽中,信陽52名學子成功晉級全球總決賽,創下歷史最佳戰績,信陽市第三小學的謝孟楊同學在全國青科賽中為河南省奪得首枚金牌。他用趣味橫生的教學方式啟蒙編程思維,讓科技夢想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專注科技應用:從“科幻”到現實提升工作效能
面對人工智能浪潮,鄭承軼化身“技術翻譯官”。2025年3月,在紅旗渠干部學院的教室內,鄭承軼以《人工智能DeepSeek的全面應用》為題,為參會信陽市政協委員量身定制了一次AI專題培訓。他從“本質認知”“政府治理”“企業轉型”“個人應用”四大維度展開,將抽象的技術概念轉化為生動的實踐案例,現場演示了如何用AI撰寫政協提案框架、生成文旅宣傳海報,用DeepSeek分析社情民意數據趨勢等。
今年以來,鄭承軼已累計開展AI專題培訓10余場,受眾覆蓋政府部門、民營企業、教育機構等多元領域,他的AI賦能工作培訓已形成“理論講解—案例剖析—實操演練—跟蹤輔導”的完整鏈條,每場培訓后,他都會建立微信群持續答疑,為不同人群指導AI工具應用技巧,推動了信陽地區“AI+政務”“AI+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積極建言獻策:立足專業視角,助推經濟發展
作為市政協委員,鄭承軼始終將“參政議政”視為己任。針對“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目標,他提出了《建立常態化職業技能競賽體系》,主張以競賽成績核發技能證書,激發了廣大青年的學習熱情。為了解企業數字化轉型難題,他先后走訪20余多家中小企業,形成了《推進產業綠色崛起》調研報告,為助力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提供了依據。2024年,他提交的10份提案和8條社情民意信息中,多項建議被政府部門采納,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金點子”。
近年來,鄭承軼先后榮獲“信陽市優秀政協委員”“國家級關工委優秀指導教師”“九三學社河南省委社內監督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步履不停,向新而行。他表示今后將繼續緊跟科技前沿技術,持續深入理論知識學習,不斷提升綜合素養,用科技之光照亮科普之路,以創新之舉架起發展之橋,讓更多人觸摸到科技的溫度,為學校和信陽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來源:信陽農林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