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每天涂防曬霜、戴帽子遮陽傘,結果可能反而害了自己?數據顯示我國超過50%的成年人存在維生素D不足,而過度防曬人群的缺乏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這個夏天,我們該如何在防曬與骨骼健康之間找到平衡?
首先,防曬≠拒絕陽光,防曬本身沒有錯,但如果你因為害怕紫外線就徹底拒絕陽光,那就不對了。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陽光不僅僅是紫外線,它還是人體合成維生素D的關鍵。你知道嗎?維生素D是維持骨骼健康的核心成分,缺乏它,你的骨頭會變得脆弱不堪,免疫力也會下降,甚至會影響心血管健康。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現代人這么缺維生素D?答案很簡單:我們太怕曬了。現在大街上走一圈,你會看到滿街的人穿著長袖長褲、戴著口罩墨鏡,還有人把自己裹得像粽子一樣。這種行為看似保護皮膚,實際上卻讓身體失去了制造維生素D的機會。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過度防曬人群的維生素D缺乏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這就像你在健身房拼命練肌肉,卻不吃蛋白質,最終一切努力都白費了。
那么維生素D從哪里來?陽光才是最直接的來源!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有兩個:食物和陽光。雖然某些食物(比如三文魚、蛋黃、強化牛奶)含有維生素D,但它們的含量遠遠不夠滿足人體日常所需。相比之下,陽光才是最高效、最經濟的“補充劑”。當陽光中的紫外線B(UVB)照射到皮膚時,皮膚中的七脫氫膽固醇就會轉化為維生素D。簡單來說,曬太陽就是你的身體在“制造”維生素D。那要曬多久才夠呢?專家建議每天曬太陽15-30分鐘就足夠了,而且不需要大面積暴露。比如你可以選擇在上午10點前或下午4點后,裸露手臂和腿部,不擦防曬霜的情況下曬太陽。適度曬太陽不僅不會傷害你,反而是對你健康的一種保護。
很多人以為防曬和曬太陽是對立的,其實不然,真正的健康之道是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
但是夏天炎熱,很多人真的是會拒絕去曬太陽,而且對于上班族來說,天天坐在有空調的辦公室,確實一天也曬不到什么太陽,所以就導致即使夏天陽光充足卻未必能夠通過曬太陽這一個方式來補充維生素D,那么如果實在是不想曬太陽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的方式,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都是很好的補劑,分別是麥角鈣化醇和膽鈣化醇。盡管這兩種形式的維生素D在化學構造和生理功能上有所區別,但研究顯示,無論是維生素D2還是維生素D3,在治療維生素D缺乏癥方面效果相當,沒有明顯的差異。不過,有些專業機構傾向于推薦使用維生素D2作為治療維生素D缺乏的優選,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就提出,維生素D2可能比維生素D3更為安全。維生素D2軟膠囊,它通常來源于植物,對于追求天然、植物性營養補充的人群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每粒膠囊含有5000IU單位的維生素D2,能夠較為高效地滿足人體對維生素D的需求。而且它是適合所有人群,無論是兒童、成年人還是老年人,在醫生建議下都可以考慮使用。
所以,在紫外線防護與健康需求的博弈中,不妨試試"科學防曬+精準補劑"雙軌并行的健康管理策略。別再把防曬當成“萬能護盾”,該曬太陽的時候就勇敢地走出去,該補充維生素D補劑的時候就補充,雙軌并行更適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