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借這次精品小區改造,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五星級’的養老生活?”今天上午,長寧區北新涇街道新涇八村居民李娟撥通本報夏令熱線,語氣里滿是期待。她不僅希望改造能解決雨污水混排、架空線雜亂這些“老毛病”,更盼著小區能添些適老設施,讓像她一樣住了近30年的老鄰居們,晚年生活更舒心。
小區內抬頭就是架空線
上午,小區中心花園里,李娟正慢慢散步。“1995年小區建成,我們1997年搬進來,一晃快30年了。”她指著不遠處的樓棟說,這里曾是讓她驕傲的“新家”——公交站在家門口,過條馬路就是地鐵2號線淞虹路站,菜場、餐飲店步行可達,“生活便利得沒話說”。更讓她舍不得的是鄰里情:居委會工作人員像家人般熟絡,獨居老人都有志愿者一對一結對,“誰家有事喊一聲,街坊鄰居都來搭把手”。
居民希望盡快架空線入地
但歲月也給小區刻上了痕跡。抬頭看,樓道外、綠化帶上方,黑色的電線電纜纏成“蜘蛛網”,既不美觀又藏著安全隱患;不少居民家的洗衣機排水管接在陽臺雨水管里,一到用水高峰,污水常常外溢到樓下,“居民們為此吵過好幾次架”。最讓有車族頭疼的是停車難,早晚高峰的“搶車位大戰”成了常態。“我們年紀大了,就盼著改造能讓小區‘年輕’起來,住得更省心。”李娟的話道出了不少老居民的心聲。
小區內的一些地面出現坑洼,不平整,一下雨都是積水
令人高興的是,新涇八村已被納入今年長寧區精品小區改造名單。新涇八村居委會社工主管陳殷雯告訴記者,得知消息后,居委會、業委會連著開了多場征詢會,居民們你一言我一語,提出232條訴求或建議,最終梳理出13條核心訴求:架空線入地、陽臺污水管改造、綠化優化、增設停車位……“每條都說到了大家心坎里。”
“居民的訴求,就是改造的方向。”張小宏副市長在夏令熱線開線現場回應,精品小區改造,涵蓋了房屋本體修繕、室外總體改造、小區功能提升等多個方面,主要就是為了給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讓“老房子”變成“好房子”、“老小區”變成“好小區”。同時,相關部門也將通過黨建引領、社區共建等方式,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讓居民全程參與討論和監督,推動共建共治共享。
長寧區修繕中心副主任高志健對新民晚報記者說,這次改造不是“頭痛醫頭”,而是“系統診療”:住宅樓陽臺將統一加裝污水管,讓洗衣機排水、雨水“各走其道”;雨污水管分流與電纜入地同步施工,一次性拔掉“蜘蛛網”;通過優化綠化布局、拓寬消防通道,擠出更多停車位;更重要的是,會加入適老化細節,包括優化小區中心花園便民座椅等。
李娟站在即將改造的樓前,眼里有了憧憬:“等改造好了,陽臺再也不會漏水,抬頭能看見藍天,下樓能穩穩當當散步,這就是我們老年人想要的‘五星級’養老生活!”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楊玉紅
圖 片 | 陶磊
編 輯 | 海岸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