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灣地區“樓齡”最老的住宅樓——百子灣路1號樓改造工程煥新亮相,歷經12個月的綜合改造提升,102戶居民喜提“新居”鑰匙。
和普通的老房子改造不同,此次老樓改造創下了北京首次——即老舊小區住宅樓改造地上地下同步實施,為全市后續的老舊小區改造提供了“整體周轉、全面改造、一次升級”的新方案。
南磨房鄉百子灣路1號樓始建于1976年,歷經近半個世紀的風雨,老樓開始顯現諸多問題:衛生間反水串味兒、樓梯沒有保溫導致室內冬冷夏熱……為居民帶來了不小困擾。
基于老樓結構安全和地下管網的雙重頑疾,2024年,南磨房鄉聯合北京建工五建集團,開創性地啟動了“整體周轉、全面改造、一次升級”的老舊小區住宅樓改造模式。實現老樓樓體改造、地下管網整體更新及環境整治等各項施工任務一體策劃、同步實施,有效克服以往因不同主體實施而影響施工效率的弊端。
走進改造后的百子灣路1號樓,紅灰相間的樓體,整齊的空調外掛設計,讓人眼前一亮,完全看不出“年邁”的影子。
“我們對樓里每一戶的廚房、衛生間的排水、電路等都進行了升級改造。針對一樓一些住戶家里過去總是跑水的情況,專門為一層的住戶新裝了單獨的排水管道,與二層及以上住戶的排水管道區分開,徹底解決了一層住戶的煩惱。對于二層及以上住戶來說,也不會有任何影響。”北京建工五建集團1號樓改造項目經理王建峰表示。
百子灣路1號樓的改造優化頂層設計,采取了“政府補貼+產權單位出資+居民合理支付物業費”的多元資金共擔模式,保障了改造的順利實施,也明確了改造后的運維和管理責任。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棟老樓的改造不僅在于讓102戶居民圓了安居夢,也驗證了“地上地下聯動”“整體周轉一次升級”“改管一體長效治理”這一套系統方案的可行性,為北京乃至全國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難題,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朝陽經驗”和“南磨房樣板”。
眼下,102戶老街坊正忙著回遷,預計本月中旬全部居民住回“新家”,開啟全新的安居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