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進口的稀土,轉手就被印度倒賣給歐美?
中方剛收緊“稀土禁令”,美國和歐盟就急得跳腳,到處找能替代中國的供應源。
沒想到印度這時候跳出來,從中國進了120噸稀土,轉身就干起了倒買倒賣的生意。
現在印度掩耳盜鈴,違規向歐美“投喂”稀土賺差價,以為能神不知鬼不覺,但中方果斷出手施以“反制”。
這一次,印度的如意算盤還能打響嗎?靠坑蒙拐騙討好歐美,印度最后真能撈到好處嗎?
印度“空手套白狼”的稀土騙局
去年年初,印度一家企業突然找上門,說要從中國進口120噸稀土。
他們拿出的文件厚厚一沓,足足30份,條條框框寫得清楚,說這些稀土只會用在電動汽車電池和風電設備上,絕對不碰軍工,更不會轉賣給第三方。
當時咱們這邊也是按規矩辦事,畢竟國際貿易講究個信任。
看他們手續齊全,承諾得又懇切,就批準了這筆出口,誰能想到,這從頭到尾就是個套。
過了不到半年,咱們的技術監測系統就發現不對勁。
通過稀土里的特殊元素標記追蹤,有一批貨根本沒去印度的新能源工廠,反而悄摸摸進了北方邦的一個軍工廠。
后來查證,那里正在趕工生產無人機發動機,而咱們出口的稀土,正好是制造發動機核心部件的關鍵材料。
這還不算完,剩下的一大半稀土,先是運到了東南亞幾個國家的港口,換了包裝,改了原產地標簽,搖身一變成了“當地特產”。
接著,這些“洗白”后的稀土被拉到歐美市場,價格直接翻了三倍。
就這么一轉手,印度那家企業凈賺了好幾千萬美元。
他們打的算盤倒是精,一邊從中國低價進貨,一邊高價賣給急需稀土的歐美,兩頭都想討好。
歐美不是一直在喊著“去中國化”嗎?印度就想借著這個機會,當他們的“稀土供應商”,好拉近關系,撈點政治好處。
可他們忘了自己幾斤幾兩,印度的稀土提煉技術擺在那兒,最多只能做到82%的純度,像芯片、精密儀器這些高端制造需要的99.5%純度,他們連邊都摸不著。
所以他們自己根本用不了好貨,只能靠倒騰賺差價。
而咱們這邊很快就掌握了確鑿證據,并直接出手,斷了印度的美夢...
中國雷霆反制,印度美夢破碎
咱們這邊一出手,就直接掐住了關鍵。
稀土出口的新規矩說改就改,上個月剛上線的“動態閥門”系統可不是鬧著玩的。
現在每一批出口的稀土,從裝船到卸貨,再到最終使用,全流程都得實時報備,哪個環節出了岔子,系統立馬報警。
想再像以前那樣搞暗箱操作,門兒都沒有。
這招直接打在了印度企業的痛處,就說那個SonaComstar,之前還大張旗鼓說要從中國進200噸磁鐵,用來給歐美車企做配件。
結果新規一出來,他們的訂單直接被凍結了。
廠里的生產線才開了一半,原材料就斷了供,倉庫里堆著的半成品都快生銹了,急得老板天天往政府跑,可一點辦法沒有。
更狠的是對軍工領域的精準打擊,從這個月開始,所有發往印度的稀土永磁體,只要用途涉及軍事,一律不批。
要知道,印度現在大力推的“無畏”導彈和“蒼鷺”無人機,核心零件全靠這種材料。
之前他們還吹噓說能自主生產,現在斷了貨,生產線停了一大半,軍方急得天天催工廠,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咱們還特意建了個稀土技術人員備案系統,凡是接觸核心提煉技術的專家,都得登記在案,出國交流、合作項目都得嚴格審批。
印度之前還想通過挖人偷師,現在別說挖人了,連技術研討會都蹭不到,想搞到99.5%純度的提煉技術,門兒都沒有。
這下手印度徹底慌了神,莫迪政府上個月急急忙忙宣布,要砸500億盧比搞自己的稀土產業,還喊著要“三年內擺脫對華依賴”。
可實際情況呢?他們國內的稀土礦大多在東北部山區,路都沒修通,挖礦全靠人工,效率低得嚇人。
而且電力供應時斷時續,提煉工廠三天兩頭停工,算下來成本比從中國進口還貴三倍。
更尷尬的是,歐美那邊一看這架勢,趕緊撤資。
之前答應投的幾個稀土加工廠項目,說停就停,日本本來談好要合作建提純車間,現在也放了鴿子,派人過來把設備圖紙都收回去了。
當初印度喊著要當“全球稀土新樞紐”,現在看來,這話成了圈子里的笑料。
有內部消息說,印度商務部最近天天開會,想找中國這邊緩和,說愿意賠償之前的損失,還保證以后絕對合規。
但規矩就是規矩,破了就得受罰。
全球稀土博弈,中國掌握絕對話語權
如今,除了印度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外,歐美那邊也難受的不行。
原本他們憋著勁想借印度繞開中國稀土,去年還專門派代表團去印度考察,拍著胸脯說要幫著建產業鏈。
結果這才過了不到一年,就發現全白忙活。
印度的提煉廠最多只能把稀土純度做到82%,可手機芯片、隱形戰機這些高端制造,必須得99.5%以上的純度。
歐美企業拿到印度貨一試,機器全卡殼,根本沒法用。
上個月美國CSIS出的報告里明明白白寫著,就算現在砸錢重建稀土供應鏈,沒個十年根本成不了氣候。
但他們的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工廠,哪能等十年?
這時候大家才看明白,中國早就不是單純的供應商了,現在全球稀土的規矩,基本都是咱們定的。
國際市場上的稀土價格,每天早上看中國稀土交易所的報價;提煉技術標準,得按咱們的行業規范來;就連運輸路線,也大多走中國控制的港口和物流網絡。
印度想插一腳?歐美想另起爐灶?根本沒那個底氣。
參考文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