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東南亞政壇發生了一件讓人跌破眼鏡的事:泰國年輕女總理佩通坦在被停職兩周后,竟然以文化部長的身份強勢回歸內閣,而向來以 “大嘴” 著稱的柬埔寨前首相洪森,這次卻像被按了靜音鍵,一反常態地沉默。這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博弈?中方的一系列動作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佩通坦因為一段與洪森的通話錄音被反對派揪住不放,支持率從 30.9% 暴跌至 9.2%,總理位子搖搖欲墜。就在大家以為她要步父親他信和姑姑英拉的后塵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一句話成了關鍵轉折點:“中方一貫堅持不干涉內政,真誠希望泰國保持穩定、發展持續。”
這句話看似平常,實則分量十足。要知道,泰國 2025 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有 1.2% 要靠中泰鐵路二期項目拉動,這條連接中老泰三國的 “鋼鐵大動脈” 一旦卡殼,整個東盟的物流格局都得跟著調整。
更微妙的是,中國剛在 4 月與柬埔寨簽署了《構建新時代全天候中柬命運共同體聯合聲明》,明確要深化 “工業發展走廊” 和 “魚米走廊” 建設。洪森再強勢,也不敢在中資占柬埔寨 GDP 25% 的情況下徹底翻臉。
佩通坦能翻盤,靠的可不是運氣。早在被停職前,她就給自己留了后手 —— 在改組內閣時悄悄給自己加了個文化部長頭銜。這步棋有多妙?文化部長看似權力不大,卻能直接觸碰泰國人最敏感的 “民族尊嚴” 神經。
上任第一天,她就甩出兩記狠招:先是以 “預算見底” 為由,扣下柬埔寨追了十年的 20 件國寶級文物;接著又把泰柬邊境爭議了半個世紀的 Ta Muen Thom 寺群主權問題捅上熱搜,當著文化部高官的面甩出 1962 年的注冊文件,咬死 “主權在泰”。這招 “以文化促民粹” 果然奏效,原本罵她 “叛國” 的街頭抗議者,不少人轉而舉著 “保衛文物” 的標語為她站臺。
更絕的是,她還巧妙利用了泰王的權威。泰王瑪哈?哇集拉隆功親自簽署任命書,把她安插進文化部,表面看是平調,實則是給她遞了根救命稻草。在泰國君主立憲制下,王室的態度往往能定乾坤。佩通坦這招 “借王保命”,既穩住了基本盤,又讓反對派不敢輕舉妄動。
洪森的沉默,比他以往所有的高調都更值得玩味。這個曾經直播罵街 4 小時、公開威脅要用導彈攻擊曼谷的政治強人,這次卻罕見地選擇了隱忍。背后的原因,至少有三層:
泰國關閉 16 個邊境口岸后,柬埔寨每天損失 200 萬美元農產品出口,40% 的電力供應被切斷,金邊街頭加油站排起百米長隊,紡織廠因停電被迫停工。洪森雖然強硬,但也扛不住民眾天天在社交媒體上罵他 “讓國家餓肚子”。更要命的是,中國援建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提供了 6 萬個就業崗位,一旦中資撤資,柬埔寨失業率可能飆升至 15%。
洪森把私人通話錄音政治化的操作,徹底打破了東盟 “不干涉內政” 的傳統。印尼、新加坡等國私下警告柬埔寨,再這么鬧下去,東盟峰會的輪值主席國資格都可能被拿掉。更尷尬的是,柬埔寨剛在 7 月與美國簽署《互惠貿易協定框架聯合聲明》,承諾嚴查中國商品 “洗產地” 行為,這種 “腳踏兩條船” 的做法讓中方很不爽。
中國在這場博弈中展現出了高超的平衡術:一方面通過外交部表態穩住泰國政局,另一方面又在柬埔寨遭遇電力危機時重啟掃雷援助項目,釋放善意。更關鍵的是,中泰鐵路二期工程即將啟動招標,這條鐵路不僅是經濟走廊,更是政治風向標 —— 誰能拿到項目,誰就能在東盟獲得更多話語權。洪森很清楚,現在得罪中國,等于斷了柬埔寨未來十年的發展命脈。
這場政治風波看似暫時平息,但背后的較量遠未結束。佩通坦雖然回歸內閣,但支持率仍處于低位,軍方和保守派的眼睛還盯著她。洪森雖然沉默,但柬埔寨國會主席昆索達莉已經放出話來,稱泰國是 “政治斗爭的受害者”,暗示不排除未來反擊。
最值得關注的,是中方在其中的角色。無論是中泰鐵路的推進,還是中緬泰聯合打擊電詐的行動,都顯示出中國正在通過經濟合作和安全倡議重塑東南亞的地緣格局。洪森這次的教訓告訴我們: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任何試圖在大國間 “玩火” 的小動作,最終都可能引火燒身。
這場政治戲碼,才剛剛拉開序幕。當佩通坦在文化部長位子上繼續折騰,當洪森在金邊的辦公室里權衡利弊,中國早已用 “一帶一路” 的絲線,悄悄編織著更宏大的區域合作藍圖。畢竟,在中南半島的棋局上,真正的棋手,往往不動聲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