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
7月上旬,自貢市公安局自流井分局郭家坳派出所民警接到一個報警電話,報警人稱自己的母親郭某被詐騙11萬元。接到報警后,民警迅速行動,經過兩個小時的艱難尋找,最終找回11萬被騙資金。
連夜追蹤快遞找到現金
兩小時追回
11萬現金被裝進四桶奶粉寄走
7月1日,郭某接到一個自稱是“上海公安”的電話,說自己的銀行卡涉嫌詐騙,需要接受調查。對方采用視頻通話的方式與郭某進行了聯系,郭某看見對方身著警服,便不再懷疑,按照對方指示下載了QQ與對方進行單線聯系。
接下來的三天里,郭某按照對方的指示,分三次從自己的兩張銀行卡里面,將自己的全部積蓄11萬元取出,并購買了四桶奶粉,將現金藏進奶粉罐中,通過郵寄的方式寄給對方。
寄出快遞后,郭某給自己的女兒提及此事,女兒意識到母親受到了詐騙,遂報警。接警后,民警立即同郭某一起追蹤該快遞,經過兩個小時的尋找,當晚10時過,最終成功在自貢攔截該快遞,找回郭某被騙的11萬現金。
次日,郭某及家人為派出所送上一面寫著“辦案神速喜復得,心系百姓好警察”的錦旗,感謝民警快速反應,幫忙其保住半生積蓄。
郭某及家人給警方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不配合就抓” 冒充公檢法詐騙
案件特點:“先嚇后裝再轉賬”
“這類冒充公檢法詐騙的案件,近期層出不窮?!弊粤骶畢^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類案件的特點,幾乎都是“先嚇后裝再轉賬”。
該負責人介紹,這類案件幾乎都以“涉案”恐嚇開場,騙子冒充公檢法等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來電聲稱被騙者“身份證被盜用”“涉嫌洗錢”或卷入其他“重大刑事案件”。
然后,通過偽造身份博信任,向被騙者出示假證件、警服、偽造電話號碼等方式獲取信任,極具有迷惑性?!霸僖浴慌浜暇蜁蛔ァ┘訅毫Γ圃炀o張氣氛,威脅稱‘不配合調查將被通緝或拘捕’,甚至‘限制人身自由’?!?/p>
他說,最后誘導轉賬或操控手機,詐騙分子會要求被騙者轉賬至“安全賬戶”進行“資金審查”,提供銀行賬戶、密碼、驗證碼等信息。
其實,要識破類似案件也非常簡單——公檢法等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不會通過微信、QQ等形式發送逮捕證等法律文書,公檢法機關沒有“安全賬戶”,凡是要求轉賬進行資金核查的都是詐騙;任何一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絕不會在電話中,向被騙者索要銀行賬戶信息、密碼或要求轉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