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得預留時間等上門勘驗,現在這延驗‘一件事’,當場就能拿到新證!”只填寫一張表單、提交一套材料,校驗和延續兩個業務瞬間辦結,淄博市博山區博山鎮衛生院工作人員王洋一臉輕松,政務改革免除了她重復奔波之苦——這背后正是淄博市新推行的醫療機構延驗“一件事”改革帶來的深刻變遷。
博山鎮衛生院的工作人員準備辦理業務的材料。
7月9日,博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日前,王洋來辦理博山鎮夏莊衛生室的醫療機構延續業務時,發現根據淄博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新推行的醫療機構延驗“一件事”改革政策,現階段只填寫1張綜合申請表單、交1套材料,就可以辦理校驗和延續兩個業務,不用提交重復的材料,也不需要安排現場勘驗。
“按以往經驗,我得提前準備申辦材料,還得預留時間等待工作人員上門勘驗,現在有醫療機構延驗‘一件事’,當場就能拿到新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這給我們節省了寶貴的時間和精力!”王洋說,作為基層山區衛生室,來回奔波,非常耽誤時間。
博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始終將自我革新作為提升政務效能的突破口,聚焦醫療領域行政審批堵點難點,積極落實醫療機構延驗“一件事”集成改革,通過校驗與延續的深度互認,打通了醫療機構執業延續的“最后一公里”。
為徹底擊碎醫療機構“多頭跑”“重復交”的舊有障礙,本次改革直指核心瓶頸——打通校驗與延續環節之間的“絕緣壁壘”。如今,“一張表單”“一套材料”便打通兩個事項關卡,深度互認機制使關鍵材料不再重復交疊,基層衛生室的申辦負擔驟減。更令機構省心的是,有效期內最近一次合格校驗的現場結論獲得直接采信,申請者徹底免除了協調應對再次勘驗的繁瑣日程和漫長等待。
這場制度破冰,實質是讓審批鏈條從“各自為政”歸整重塑為“高效貫通”的閉環。內部流程精煉再造與數據無縫協同使得校驗與延續無縫銜接;原本需兩次辦結的事項在集成服務中“極速一次辦”,從根子上瓦解了“多頭跑”的冗余環節,最終推動服務效能大提速。
政務革新的核心是打通群眾與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讓政務服務實現便捷“零距離”。
博山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深耕醫療領域審批制度改革,以醫療機構延驗“一件事”的成功實踐為起點,進一步拓展“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內涵和外延,積極探索更多醫療相關審批事項的流程優化,構建覆蓋醫療機構全生命周期的高效審批服務體系。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 李波 通訊員 劉兆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