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賦能會給基層治理帶來什么?
數據顯示,從2016年的1.49萬人報考,到2025年的12.6萬人報考,山東省報名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的人數持續攀升。
向下扎根,向上成蔭。這場持續升溫的“考證熱”,正在淄博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服務暖”。在這里,一本本社工證書不僅是職業憑證,更是超越傳統的“獻愛心”,走向專業賦能,成為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金鑰匙”。
持證服務 在專業實踐中傳遞“窗簾關愛”
清晨的陽光灑向周村區永安街街道千佛閣社區,社區工作者呂小雨像往常一樣,習慣性地抬頭望向一棟老居民樓的窗戶,當看到住戶蓋奶奶的窗簾已經拉開時,她舒了一口氣。
這是千佛閣社區“窗簾行動”的日常一幕。而那些拉開的窗簾,就是社會工作者與獨居老人之間無聲的約定。這一社區服務項目自2024年3月啟動以來,已成功預警多起突發情況,成為社區里的溫暖守護。
耿阿姨是這項服務的受益者之一。因子女無法陪伴左右,耿阿姨長年獨居,在了解到“窗簾行動”后,她欣然接受了服務。從此,她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拉開窗簾,而這樣的“習慣性動作”一堅持就是400多天。一次巡查中,社區工作人員發現耿阿姨沒有按照約定拉開窗簾,立即電話聯系,但無人接聽,工作人員急忙趕往其家中,發現她臉色蒼白、腹痛難忍,及時送醫后,耿阿姨得到了有效救治。
在千佛閣社區,這樣的“窗簾之約”已成為獨居老人的“健康信號燈”。今年2月的一個清晨,81歲蓋奶奶家的窗簾遲遲沒有拉開。社區工作人員多次聯系未果后,通過緊急聯系人得知老人摔倒住院了。他們立即啟動預案,住院期間,關心老人治療情況,出院后,持續關注其康復狀況,并提供上門志愿服務。
這項看似簡單的“窗簾行動”,背后是專業知識的整合呈現及落地實踐。呂小雨的工作日志上,詳細記錄著幫服務對象協調家庭醫生等跟進服務的情況。這位經管專業畢業的“95后”姑娘,在2021年通過初級社會工作師考試后,已將所學到的專業方法融入到日常服務中:“除了清掃等一般性服務,我們還會同步評估老人的居家安全、心理狀態等。”
據千佛閣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趙欣介紹,“窗簾行動”源于對社區老齡化現狀的深入調研。千佛閣社區內老舊小區偏多,獨居、空巢老人面臨諸多生活風險。對此,社區通過“窗簾行動”建立雙重守護機制,工作人員每日早、晚兩次巡查獨居老人窗簾狀態,發現異常立即上門查看或電話確認。他們同步組建家屬微信群,實時分享巡查照片,讓子女遠程掌握老人狀況。此外,社區還整合資源,發動“紅色樓長”和志愿者提供保潔陪伴服務,形成“每日一查、每周一訪、每月一檢”的立體關愛體系,真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關愛不留空白”。
“窗簾行動”的背后,是周村區“紅網解憂”服務體系的創新實踐。該區今年2月出臺的實施方案明確指出,以“專業社工+志愿服務”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在該體系下,像呂小雨這樣的持證社區工作者成為賦能志愿服務、助力基層治理的中堅力量。呂小雨說:“通過系統學習讓我懂得,拉窗簾不僅是安全檢查,更是建立信任關系的專業介入。每扇窗簾后面都是一個生命故事,用專業守護這些故事,是我們最大的成就?!?/p>
隨著“紅網解憂”服務體系深入推進,更多類似“窗簾行動”的專業服務項目,正將“被動響應”變為“主動發現”,讓基層治理既有制度的力度,更有人文的溫度。
理論落地 在科學助人中傳遞“未來之光”
帶著理論知識走出校園,孫林雪開始了一場場關于方法論的實戰。
2010年,孫林雪懷揣助人理想考入山東理工大學,就讀于社會工作專業,此后7年的本碩系統學習,讓她掌握了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等專業方法?!昂芏嗳艘詾樯绻ぞ褪谦I愛心,其實我們是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彼忉尩馈?/p>
“社會工作不是簡單地做好事,而是運用專業方法解決社會問題?!睂O林雪介紹說,在“放飛夢想”助學項目中,她采用個案管理方法,為40余名困境兒童建立專屬檔案,通過定期家訪、心理評估等專業流程,向他們提供精準幫扶;為防范老年人遭遇電信詐騙,她運用增能理論,設計情景模擬工作坊,幫助200多位老人掌握防騙技能。
專業成長需要持續學習。當看到許多新人社工重復著自己當年的困惑,已成為淄博市“向未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的孫林雪,決定把理論知識與實戰經驗“打包傳遞”給他們。2023年,孫林雪和伙伴們推出“伴學計劃”,將各區縣分散備考的考生組織成學習共同體,通過線上督導、經驗分享、模擬測試等形式,幫助考生系統掌握專業知識要點。截至目前,他們已建立14個“伴學群”,服務學員超過5000人次。
同時,孫林雪還是淄博社會工作者協會秘書長,“只有以專業方法培養更多社工人才,用科學服務解決社會問題,社工的專業價值才能在基層實踐中得以實現?!?/p>
知行合一 在持續精進中守護“滾燙初心”
在位于張店區的淄博麥田公益“融愛小院”里,陽光透過樹葉,灑在一群正歡快交談的孩子身上。
這個曾經長滿雜草的院落,如今已成為30多個特殊家庭的心靈港灣。這里每周五天開設的生活技能課、手工療愈課,正悄悄改變著這些自閉癥孩子。
一旁的辦公室里,淄博市志愿服務聯合會秘書長、淄博麥田公益發起人高變英正在整理服務案例。一本本日志,記錄著她10余年來的理論與實踐。高變英回憶說:“2014年我第一次參加社會工作師考試時,淄博還沒有考點,我們幾個考生要拼車去萊蕪考試。”
近年來,她經歷了從求知若渴到靜水深流的思想蛻變?!拔以趥淇贾屑壣鐣ぷ鲙煏r,有種邊學邊有頓悟的興奮——原來我們項目中那些有效的做法,背后都有理論的支撐!”回想起初次接觸“優勢視角理論”時的感受,高變英說,“就像在迷宮中突然找到了指引方向的路標,那些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經驗,都得到了論證?!?/p>
而談及2020年備考高級社會工作師的經歷,高變英的語調則變得沉靜:“備考高級社會工作師就不再只是如饑似渴地吸收知識,而是一場與自己的深度對話。這時候考試拿分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通過梳理理論和實踐,進一步提升自己。”
這種思想的進階,恰如淄博麥田公益10余年的發展軌跡——從最初憑熱情做公益,到現在每個項目都建立專業評估體系;從簡單的物質幫扶,到運用專業方法促進社會融入。
也正是這種理論與實踐的相互印證,讓麥田公益的“融愛小院”從最初簡單的幫扶場所,逐漸發展成集專業服務、心理支持、社會融入于一體的綜合平臺。
“想做好公益,既要有滾燙的情懷,也要有專業的沉淀。”高變英說。在她看來,情懷是做公益事業的初心,專業則是讓這份初心持續發光的動力。就像“融愛小院”里的孩子們,他們的每一點進步,都是情懷與專業共同澆灌出的果實。
截至目前,山東省有持證社工達11.66萬人,其中8.47萬人活躍在基層治理和民生服務一線。淄博市持證社工總數達8187人,2025年更有9000余人報名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展現出專業化發展的蓬勃生機與無限潛力。
在淄博這片熱土上,更多專業與情懷的故事仍在繼續。當越來越多的持證社工走進社區,當專業理論化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場關于專業力量賦能基層治理的變革便有了更深的意義。
魯網淄博新聞熱線:0533-3811076
責任編輯:劉宗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