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俺這塊玉米、花生長得多壯實,只要管理得當,今年又是豐收年啊”。7月8日,方城縣博望鎮的18萬畝良田里一片碧綠,正帶著雇工們給花生田拔草、噴藥的姜莊村種田大戶劉文獻看著“希望的田野”信心滿滿。
博望鎮有18萬多畝耕地,是全縣農業大鎮。麥收之后,天氣持續干旱,廣大農民多策并舉抗旱播種,下活了秋糧豐收第一步棋。為不失時機抓好秋田管理,該鎮教育農民克服麻痹思想,防早除澇兩手抓,突出“科學”二字,做到環環相扣,扎實做好病蟲害綜合防治、田間追肥、滅除草荒等田間管理工作。
發揮種田大戶的示范帶動作用,全面推廣農業新技術是該鎮奪取秋糧豐收的主要措施。劉文獻是姜莊村的種田大戶和科技示范戶,承包本村和鄰村的土地1060畝。在農作物種植上,他牢記農民的本份,做好穩糧增收大文章,除了種植5畝良種西瓜進行試驗示范外,其余良田全部種植良種小麥、雜交玉米和花生新品種。在田間管理的各個環節,劉文獻和灣街村的宋留栓、郭街村的郭遠等一大批種糧大戶注重科技先導,步步走在前頭,為左鄰右舍起到了示范引路作用,確保了產量質量穩步提高,成為全鎮發展高質量農業的“先遣軍”。
“自古以來,種糧都是俺農民的天職。近幾年 ,別人承包土地種植經濟作物發大財,我認為還是種糧食可靠,刨除各項支出,俺這千把畝地每年凈收入六七十萬(元),既富了自己,又給國家的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可謂一舉兩得”。劉文軍看著綠油油的莊稼笑容滿面:“雖說前段天氣干旱,但近期雨水調潤,氣溫較高,對秋作物生長有利。不出意外的話,今年秋天又是大豐收啊”!(李善喜 李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