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于婷
成都是川酒四大核心產區之一,大邑則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縣有白酒生產企業140余家。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遇到法律糾紛該如何化解?碰到知識產權等權益受到侵害該如何維權?
圖據 大邑法院
7月9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大邑法院獲悉,該院結合當地白酒企業司法需求,創新工作機制,提供“訂單式”司法服務,推動大邑白酒產業轉型發展。
“我們在工作中發現,大邑的白酒企業存在原酒代加工密集、品牌意識薄弱、侵權風險突出等問題。”據大邑法院法官介紹,針對以上問題,法院創新建立了“法官+專員”定向聯系機制,深入多家企業,開展法律咨詢、法治體檢,提供合規審查等“訂單式”司法服務。發放包含包裝設計侵權、原酒代加工商標審查等內容的《法律風險提示函》,選取典型白酒商標侵權案件,以案說法。
此外,大邑法院還堅持多元共治,細化企業經營“權益保護”。堅持“勘察調解”模式,將糾紛解決從“坐堂問案”轉向“實地破局”,就地開展調解工作,最大程度減少司法程序對酒企正常經營的干擾。組織召開“大邑縣白酒行業企業家協會司法服務保障問需座談會”,收集白酒企業在外部交易及內部治理中的司法需求,逐一進行解答回復,促進企業信息互通、經驗共享,保障白酒產業發展生態,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和市場秩序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